正确的走姿利于保护脊柱健康

正确的走姿利于保护脊柱健康

“走”是我们移动身体的一种方法,走路是我们每天活动量最大的动作,专家提示不正确的走姿会损伤脊柱的健康。

正确的步态与脊柱健康

人走路时,随着脚与地接触面受力点的移位、改变,脊柱与腿部及各关节受力点也会改变,而经常性的调整足底受力点和面积,则会让*在动态中得到修复,减少肌体的疲劳程度。

走路迈步的动作,其用力点不能仅落在脚和小腿上,而要以腰部为中心,向下带动大腿,再延伸至小腿与脚;向上则带动背部,甩开双臂。如同一棵行走中的大树,枝动,主干同步移动;叶摆,枝干也同时共振摇动。

慢走时应注意变换较低受力点,脚的受力点增多了,对促进脚部的血液循环,改善足底皮肤质量、清除体内垃圾大有好处。反之,如果某一受力点长期受压,就容易产生脚垫、硬茧或鸡眼,且受压时会有明显的疼痛;同时,慢走时手臂应交替在腰以上运动,也可抱在前胸,或做高抬举手的动作,这样可以减低手臂下垂时间长而引起的血管张力持续加大,避免影响血管管壁的质量,或造成回心血量减少而增加负荷负重的疲劳感。

快走时则应该注意身体的整体平衡,双臂自然下垂,甩手一定要带动手臂,掌心向下,指尖向前,手指尽量向上翘;臀部提起,要感觉到是背和腰力,脚并没有受力和无特别辛苦的感觉;五个脚趾尽量抓地;脚跟不要拖地,也不要迈八字步,应尽量直式迈步,脚尖指向正前方。

* 走路时的姿势

走路时只要依照正确的站立姿势,保持头、肩与髋在同一垂直平面,微微用力收小腹,目视前方让双手自然下垂摆动就是良好的步行姿势。需要留意的部分在于避免踮脚尖走路,因为在下盘不稳的情况下,身体会不自觉的前倾,破坏原有的良好姿态。

停下来休息时,可采取坐姿,尽量将腿部抬高,进行脚指头左右分趾运动,交替做脚背绷直、向上翘、脚腕晃动等缓解式调整运动。手臂则向后伸直撑地上,头向后仰高。此外,休息时可采取卧式,头部稍低10分钟左右,再与身体一道平放。

走路时如果能保持上述方式,你会感到:脚更轻松了、腰更有力了、背更直挺了,精神状态也随之昂扬。

* 上楼时的姿势

上楼梯时,也要保持正确的站立姿势。上半身保持垂直,目视前方;千万不要看着脚下的阶梯,导致身体重心向前倾。抬膝时,应让自己的双脚平稳踏实地踩在阶梯上,利用大腿的力量推蹬,将身体向上送。

坐、立、走、卧是*四大基本姿势,其中,“走”是每天动作次数最多、运动量积累最大的动作。所以,脊柱积累性的运动损伤,主要来自于行走的不正确运动或动作。

走路是锻炼身体最好的健身方法,但是一定要采用正确的走路姿势,否则会损害脊柱,威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