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练太极拳修身养性治疗慢性病

常练太极拳修身养性治疗慢性病

 太极拳是一种非常柔和的运动,既有强身健身的效果,对于慢性病的恢复也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可以逐步增强病*质,所以中医学把太极拳纳入康复保健的体系之中,作为重要的理疗手段,现在中国很多疗养院、康复医院都引入了太极拳锻炼手段。但太极拳不能代替中西医治疗,慢性病应首先是在医生的正确护理下,进行科学的治疗。

慢性病人练习太极拳要根据是何种慢性病来选择适当的太极拳。一般慢性病患者应选择较舒缓、起伏小的拳种,如24式简化太极拳。还要根据具体的身体状况有针对性练习。慢性病有很多种,不同类型的慢性病有不同的特点,某些特殊种类的慢性病恐怕就需要特殊的关照。比如下肢活动不便,当然就不能像平时练太极拳那样蹲得那么深,甚至还可以坐着只做上肢的练习,要因人而异。

一般的慢性病,比如心脏方面的、呼吸方面的、神经方面的,在打太极拳的过程中没有什么需要特殊注意的,只要依照要领做就可以。有相当一部分打太极拳的人可能是慢性病患者,他们已经把太极拳作为一种治疗慢性病的手段,所以不是可以打不可以打的问题,是如何打好的问题,讲究方法的问题。

太极拳有助于缓解头痛

练习太极拳能强身健体,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有助于减轻成年人紧张性头痛症状,并可增强患者身体一些方面的机能。

研究人员组织紧张性头痛患者进行为期15周的太极拳练习。经过练习,这些患者的头痛症状有所缓解。科研人员在对练习者的身体各项功能进行测试后发现,患者的体力、社交能力以及精神状态等方面也有了很大改善。

精神过度紧张和压力是引起紧张性头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太极拳是一种静中有动、令人放松的运动,能够有效地调节人们的身心和谐。练习太极拳可以提高练习者全身各系统器官的机能,增强体质,达到有病治病、健身防病的作用。

练习太极拳要求心静和注意力集中,动作需要完整,由眼神到上肢、躯干、下肢,上下照顾,前后连贯,这就需要练习者有良好的支配和平衡能力。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和身体的其他系统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