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的自测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的自测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患病人群是越来越多,而且呈现了年轻化的趋势,腰椎间盘突出给患者的健康与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腰椎间盘突出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这样利于疾病的康复,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如何自测腰椎间盘突出。

专家介绍,从病因上看,腰椎的先天性畸形、退行性疾患、外伤、炎症肿瘤以及内科疾患等都有可能引起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仅是众多下腰痛疾患中的一种。因此,不仅是患者,既便是医生,有时也难区别下腰痛究竟由哪一种疾病引起。但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一种独立疾病,毕竟有它一定的特殊性,有时患者稍加注意,就可发现自己是否可能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这对及时去医院明确诊断和治疗是很有益的。

患者在经历上述的突然闪腰、扭伤、或搬举重物等诱发因素后,出现腰痛、下肢串麻、疼痛等一系列症状时,就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去自我观察和检查,以判断自己是否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

1)在急性扭伤后,是否有跛行,如一手扶腰或患侧下肢怕负重而呈一跳一跳的步态,或是喜欢身体前倾,而臀部凸向一侧的姿态。

2)腰椎是否因为试图避免疼痛而向一侧偏弯,偏弯后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疼痛。

3)轻轻咳嗽一声或数声,尝试腰痛症状是否加重。这种尝试不一定要刻意去做。在平时咳嗽、打喷嚏、大小便等增加腹压的动作都有可能引起腰痛,因此,只需在日常活动中稍加注意观察即可。

4)仰卧位休息后,若疼痛仍不能缓解,可尝试在侧卧位、弯腰、屈髋、屈膝时疼痛症状是否缓解。

5)俯卧位,自行或旁人用手轻轻触后腰部腰椎正中及两侧,检查是否有明确的压痛。

6)仰卧位,然后坐起,观察患侧下肢是否可因疼痛而使膝关节屈曲。

7)仰卧位,患侧膝关节伸直,并将患肢抬高,观察是否疼痛而使其高度受到限制。

如果出现以上的症状,就要当心了,应及时检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