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虽小需谨慎服用抗生素

感冒虽小需谨慎服用抗生素

感冒是一种季节病、气候病,每每季节交替,或者天气变化骤然强烈点,感冒也就这样不期而遇了。即便是平常,伤风感冒也是再常见不过的。一般情况下,对付感冒有以下几种做法:一是立马到药方,根据自行诊断的结果自行配药;二是立马上诊所或者医院输液;三就是死扛到底。感冒虽然是小病,但是仍需谨慎对待,有些我们常用的治疗方法其实是不可取的。

乱吃抗生素

实际上,68.88%的人都是自己买药吃,接近七成的人自己买药吃本身并没有错,但动不动就吃抗生素,就不对了。实际上,至少有70%的人在毫无必要的情况下,滥用了抗菌药物,而多以先锋类、头孢类和大环类为主。抗菌药物对细菌性感冒有作用,对病毒性感冒则没有什么威力。而绝大多数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服用抗菌药对病毒性感冒不仅毫无作用,还会导致耐药。

硬扛着不看医生

据调查,仅7.9%选择看医生,所占比例较低。有23.22%的人对感冒置之不理,选择“扛着”。碰上感冒我坚持‘三不原则’,即不看医生、不吃药、不输液,任其自生自灭。

由于感冒是种自限性疾病,对年轻人来说,如果能够忍受头疼、发烧、流鼻涕等确实是感冒引起的症状,“扛”上几天的确能自愈,但久拖不治却可能会延误病情,甚至导致心肌炎、肾炎等。而老年人得了感冒则万万“扛”不得。他们身体状况不好,脏器病变可能性较大,身体各项功能减弱,如有症状不及时治疗,极易诱发并发症,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随便乱输液

“我感冒了。”“那去输个液吧,好得快!”这种对话经常出现在我们身边。回答“你会去输液吗”时,46.31%的人选择“偶尔会去”,3.08%的人每次都去。“感冒输液好得快”这个误区,不知从何时起“深入人心”。

实际上,感冒输液绝大多数没有必要,没有数据表明,输液后能让感冒好得更快。药物直接进入血液所带来的风险比口服药大,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但如果感冒者症状较重,如高热不退、频繁呕吐、继发细菌感染(如肺炎等),就应由专科医生诊断,决定是否需要输液。

感冒后有条件的话最好去医院做个血常规检查,以判断属于哪种类型的感冒。如果自己给自己开药治的话,出现以下三种情况则应立即去医院治疗:一是症状持续一周以上不见缓解;二是使用对症药后症状依然没有减轻,比如发烧时吃了退烧药后依然高烧不退;三是脏器出现问题,如吐黄痰等。

忘了具体是什么时候,电视新闻里报道,我国是世界上输液最多的国家,当然,其中摄入的抗生素也是最多的。很多外国人都很不理解我们一感冒就上医院输液的这一种行为。感冒看似小,其实也会要人命的,所以被不把感冒当回事,谨慎对待,爱惜生命。

好文推荐:

看喝水辨体质 口渴多饮属阴虚质 >>>

孕期口味变化 酸儿辣女靠谱吗? >>>

生活十大催老剂 长期吃得太饱也是错 >>>

食疗改善性格“缺陷” 易怒者需补钙 >>>

冬季煲汤驱寒好选择 六大禁忌要牢记 >>>

孕期贫血会不会影响胎儿健康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