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体质选择去湿汤
根据平时的体质和感受的不同湿邪,大概可以把与湿相关的体质状态分为三类:湿热型、脾虚湿阻型和寒湿型。根据自身体质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那款去湿汤吧!
岭南的春夏气候多雨潮湿。对于居室的湿气,可以借助抽湿机、干燥剂,而*内的湿气如何才能祛除呢?这可就要因人而异了。专家说,根据平时的体质和感受的不同湿邪,大概可以把与湿相关的体质状态分为三类:湿热型、脾虚湿阻型和寒湿型。
脾虚夹湿型
广东平素脾胃虚弱的人较多,脾胃是运化水湿的重要脏器,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湿,一遇潮湿天气,就容易感受湿邪,而出现全身困重、四肢无力、口淡口黏、食欲不振、小便色淡、大便夹有不消化的食物、苔多白而腻等情况,这就属于脾虚夹湿型。针对这种情况,一般以运脾化湿为主,常用的祛湿汤可选用——
●眉豆冬菇炖鸡脚
用眉豆100克、冬菇50克、鸡脚3对、红枣5个、生姜3片。眉豆、冬菇(去蒂)、红枣(去核)稍浸泡;鸡脚去甲、敲裂。一起下瓦煲,加入清水2000毫升(约8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1个半小时,下盐便可。
专家解析:眉豆能健脾渗湿,冬菇养胃、健脾、开郁,鸡脚是广东汤常用之物,既不油腻,且富含胶原蛋白、骨胶原,又能健筋骨,合而为汤,醇香清润可口,健脾益胃、利水祛湿,是脾虚湿阻时的养生靓汤之一。
湿热型
木棉花有清热、利湿、解毒之功。
在岭南地区是最常见的一种症型,其主要表现为:身体困重,老想睡觉,觉得口干但不喜欢喝水,自觉胸闷或自觉肚子发胀,有消化不良的感觉,大便偏烂,有时大便偏臭,肛门有时有发热感,小便黄,舌苔偏厚而较黄,这种人容易上火,不能吃热气的东西。常用的祛湿汤可选用——
●木棉花苡米瘦肉汤
用木棉花2朵(或干品30克),苡米15克,瘦肉250克,生姜3片。加入清水2500ml(10碗量),煲1.5小时。
专家解析:木棉花性平而味淡,既有清热、利湿、解毒之功,又不会伤及脾胃,是一味非常好的清热祛湿药,配以祛湿健脾的苡米,能够有效地祛除体内的湿热。专家指出,如果热比较明显,大便臭、小便黄、口干口苦的人,可以加入金银花15克或葛花10克;如果肢体困重、肚子胀满比较明显的,可以加入陈皮10克(芳香化湿)。
●荷叶冬瓜薏米汤
用荷叶1片,冬瓜500克,薏米25克。冬瓜不去皮洗净,切块;荷叶和各配料等洗净,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
专家解析:鲜荷叶味苦辛而性凉,有很好的清热消暑之功,佐以祛湿能力较强的薏米,清热能力较强的冬瓜,尤其适宜小便色黄、喉咙疼痛等湿热较盛的人群。
寒湿型
在广东的四月,气温一般都不会低,感受寒湿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但由于过度进食寒凉的东西,有时也会出现感受寒湿的情况。从症状上来说,寒湿与湿热及脾虚夹湿证的情况类似,主要的区别在于其有寒象,感受寒湿的人除了以上症型中介绍的情况外,还会觉得怕冷、乏力,吃了生冷的东西或腹部受凉后症状反复的比较明显。
能够祛除寒湿的中药很多,如花椒、草果、蔻仁、胡椒、八角、茴香等,所以有些人整天觉得有气无力、周身困重,去吃一次麻辣火锅,症状会有所改善,这就是寒湿为患的特点;但这些药物过于温燥,长期使用未必合适。因此,陈主任就为市民介绍一种比较平和的祛寒湿的汤。
●紫苏叶煲黄骨鱼
用鲜紫苏叶50克、黄骨鱼400克、生姜3片。鲜紫苏叶洗净,黄骨鱼宰洗净,起油镬,爆香姜,煎鱼至微黄,加入清水1250毫升(约5碗量),武火滚沸后改中火滚约10分钟,撒入紫苏叶片刻后下盐即可。
专家解析:黄骨鱼是无鳞的河鱼。中医和民间都认为,无鳞的鱼养阳滋补。紫苏为散寒行气和胃的解表类中药,有鲜香和微带惹味的辛辣。以鲜紫苏叶滚黄骨鱼,鲜香美味,有养阳健脾、祛湿醒胃之功,老少皆宜。
-
老人高血脂怎么办?控制饮食很重要老年人如果有高血脂的问题,应该要合理的控制饮食,最好通过药物进行调理,能改善高血脂的问题,并且要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
-
男性壮阳吃什么食物呢男性拥有超强的性能力,并且身体保持强有力的力气,使其都表明着男性有充足的阳刚之气,但随着男性的年龄增加,尤其是长期从事重
-
夜间盗汗的常见类型及治疗偏方很多中老年人会有不少睡眠问题,例如失眠、夜间盗汗等等。夜间盗汗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主要表现就是在夜间睡觉时,身体会出比
-
放屁太多怎么办 中医帮你管理“屁”事放屁太多怎么办?放屁虽然是身体正常的生理现象之一,但是如果出现了放屁多,放臭屁的情况,那么就是一种病态的表现了。放屁多,
-
亚健康的类型 辨证治疗很关键如今亚健康的人群是越来越多,那么你知道亚健康的类型有哪些呢?亚健康是健康的一种游离状态,又称为“机体第三状态”或“灰色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