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养生:不同体质人群要用不同方法调养

中医体质养生:不同体质人群要用不同方法调养

人类的体质有多种类型,有些体质则容易出现疾病的威胁,如气虚体质、血虚体质、阴虚体质、阳虚体质等,那么这些体质人群都有哪些特征呢?这些体质的人群该如何养生呢?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中医常见六种虚弱体质的养生方法。

1.中性体质养生方法

中性体质:指的是阴阳平衡,气血旺盛流畅,脏腑功能正常协调,身体能力抗病强的生理特徵。中性体质的人不仅是先天禀赋良好,后天也调养得当才能形成。此类型的*质不寒不热、形体胖瘦匀称、体格健壮、髮茂黑泽、面色光泽、食慾正常、睡眠良好、耐寒耐暑、精力充沛、舌澹红润有泽、舌苔澹薄、脉象和缓有力。

日常养生注意中庸之道,不要吃得过饱,也不能过饥,不吃冷,也不吃得过热。

中性体质: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运动上,一般选择温和的锻炼方式,运动强度不要太大就可以。老年人适当散步、打太极拳。

2.阴虚体质养生方法

阴虚体质: 具有体质偏热、机能虚亢等生理特徵。阴虚体质的人大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养不当或久病不癒所致,多见于体型较瘦的人身上,主要表现的症状有:身体消瘦、面色黯澹无光或潮红,有时会有烘热感、口舌容易乾燥、口渴时喜欢喝冷饮、四肢怕热、易烦易怒、容易失眠、大便偏乾、小便短少、舌红少苔、脉象细数。

此种体质者应多食滋补肾阴的食物,如芝麻、糯米、绿豆、龟、海参、鲍鱼、鸭肉、百合,鸡蛋,蜂蜜,燕窝,白木耳,豆腐,黑豆,甘蔗,梨,猪蹄,鹅肉等。该体质之人性情较急躁,常常心烦易怒,这是阴虚火旺,火扰神明的原因,所以应该遵循《黄帝内经》中“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养神方法。平时工作生活中,非原则性问题,少与人争,以减少激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