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别自己的体质

如何判别自己的体质

中医体质的判断和确定是中医食疗、中医保健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对于中医养生的朋友务必要弄清楚自己的体质。只有这样针对性的进行食疗、保健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中医在养生方面的积极作用。那么如何判断中医的体质的问题做如下阐述和解散。

中医体重的重要性想必不用多说,现代中医体质学的研究,则旨在研究不同体质构成特点、演变规律、影响因素、分类标准,从而应用于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治、康复与养生。对中医体质的判别有“九种体质”、“五行体质”等学说。近年来,中医体质学的研究发展出了更多的学派和理论研究成果。其中有一种是根据药物名来命名体质,由此而形成了“药人”的概念。今天介绍“桂枝人”、“柴胡人”这两种常见的“药人”。

“桂枝人”肤色白而缺乏光泽,皮肤湿润不干燥,口唇暗淡不鲜红,体型偏瘦者多,肌肉比较坚紧,一般无浮肿,腹部平,腹部肌肉较硬而缺乏底力,如同鼓皮,严重者腹部扁平而两腹直肌拘急。多见于循环系统疾病、消化道疾病、营养不良患者。代表方为桂枝汤、小建中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等。这类患者在疾病状态中多表现为心肾阳气的不足,或肝胃阴液的不足,易于表虚,易于阳越,易于气脱,易于气阴两虚。

“柴胡人”体型中等或偏瘦,面色微暗黄,或青黄色,或青白色,缺乏光泽。肌肉比较坚紧,舌苔正常或偏干。主诉以自觉症状为多,对气温变化反应敏感,情绪波动较大,食欲易受情绪的影响,四肢冷。女性月经周期不准,经前多见胸闷乳房胀痛结块等。多见于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胆道疾病患者。此类患者在疾病状态中多表现为气机的郁滞或逆乱,或外邪郁于半表半里不易透发,或肝胆胃的气机易于逆乱,或气滞,或血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