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从根本上治疗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中医认为,骨质疏松主要是脏虚精亏,导致脏腑功能的整体失调所致。所以在治疗骨质疏松时,必须从内而外,而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调理,这才是治疗之道。
1.肾精不足型
主证:颈腰背酸痛无力,甚至畸形;举动艰难,头晕耳鸣,健忘;男子阳痿,夜尿频繁;舌淡或舌红,苔少,脉沉迟。
治法:益肾填精,强精壮骨。
方药:熟地4份,山药2份,山萸肉2份,枸杞子2份,菟丝子2份,鹿角胶2份,龟板2份,川牛膝1份半,蜜糖适量。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小丸。每服10克,每日1~2次,饭前服。阴虚火旺症状明显者,可与知柏地黄丸合用;肾阳虚症状明显者,加杜仲15克,狗脊12克,淫羊藿15克。
2.脾肾亏虚型
主证:全身倦怠嗜卧,颈腰背酸痛、痿软,伸举无力,甚或肌肉萎缩,骨骼畸形;纳谷不香,面色萎黄不华,便溏,唇、舌淡,苔薄白,脉弱。
治法:健脾益肾,填精补骨。
方药:党参60克,茯苓60克,白术60克,山药60克,炙甘草60克,炒扁豆45克,莲子肉30克,薏苡仁30克,桔梗30克,砂仁30克,共为细末,炼蜜为小丸。每服10克,每日1~2次。饮食不佳、胃脘不适者,加焦三仙。
治疗本病在辨证施治原则指导下,均可加入血肉有情之品,如鹿茸10克,紫河车10克,鳖甲10克。
3.调畅营血
《灵枢》云:“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强劲,关节清利”,即骨骼的濡养有赖于精充髓满、血和气旺。因此血脉之盈虚、血行之畅塞,均直接影响着骨骼的营养和生长。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应酌情加用养血合营之品。常用中药,如具有活血作用的川芎、丹参、怀牛膝等;具有补血作用的阿胶、白芍、刺五加、何首乌等;以及既能补血又能活血的当归、鸡血藤等。使用时要注意补血而勿过腻滞,活血而勿动血伤正。
4.补充钙源
常用的中药包括牡蛎、龙骨等。其中牡蛎,据《神农本草经》介绍,“久服强骨节”,味咸入肾,能引诸药同归肾经,以助补肾强骨之功。此类药物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碳酸钙,老年人服用,易引起腹胀、便秘等。可经适当炮制,如用醋酸水解成醋酸钙,以减轻副作用。
总之,治疗骨质疏松症时,需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辨证论治。用药时多以培补肝肾、强壮筋骨为宗旨,酌情加用调理脾胃及活血养血之药品,从而使精充血和、骨正筋柔。
-
关于尿液有益还是无用的讨论!据英国《独立报》报道,尿疗对于人们并不陌生,有人对此十分厌恶,而一些人却认为“肥水不流外人田”,它不仅能够治愈大到癌症小
-
怎么才能有效的缓解疲劳?有许多人常常感到休息也不能够很好地解除疲劳,但又找不出什么原因,
-
孕妇高血脂怎么办?调整饮食很关键怀孕期间暴饮暴食或者吃得太过油腻,容易出现高血脂的问题,高血脂会引起手脚麻木,而且会严重影响腹中胎儿健康,所以孕期高血脂
-
血液粘稠该怎么办?拍拍肘窝可净化 血液粘稠不妨多拍拍肘窝血液黏稠人群主要是老年人群居多,因为一旦患有了血液黏稠,可能会导致很多的其他疾病
-
血液粘稠吃什么好?4种食物是血液粘稠“克星”血液黏稠会出现头晕的现象,并且会出现肢体麻木的问题,也会出现胸闷气短的情况,经常会感觉到身体乏力,这些都是血液粘稠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