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痛分四类 巧用中医辨证来治疗

足跟痛分四类 巧用中医辨证来治疗

跟痛症就是我们常说的脚后跟痛,引发脚后跟痛的原因有很多,所以跟痛症也分为很多种类型。中医降跟痛症分为四大类型,而且针对相对的症状采取对应措施,中医具体如何治疗跟痛症的,就让我们一起往下看!

寒湿型:

多感受风寒外邪,或涉水踏路,或居住湿地,足跟疼痛,甚则肿胀,下肢沉重,畏寒肢冷,得温症减,伴乏力,全身酸痛。舌淡白,脉弦紧。药用黄芪30克,续断20克,薏苡仁30克,羌活10克,独活12克,伸筋草24克,木瓜12克,防己12克,鸡血藤30克,苍术10克,茯苓15克,桂枝2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虚损型:

老年体虚之人多见,足跟疼痛,不敢着地,病程久,行动无力,劳则加重,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面色无华。舌质淡,脉弦细。药用鸡血藤30克,山药30克,伸筋草24克,熟地黄18克,牛膝30克,何首乌10克,桑寄生15克,杜仲10克,肉丛蓉10克,山萸肉10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损伤型:

由外伤史或奔走跳跃史,痛点以跟腱抵止点的跟骨结节附近为著,呈牵扯样疼痛或刺痛,局部可见肿胀、压痛或跛行。舌暗,苔薄白,脉弦紧。药用牛膝30克,赤芍12克,薏苡仁30克,苏木10克,木瓜10克,当归15克,秦艽10克,桃仁10克,土元6克,红花6克,制乳没各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骨刺型:

足跟疼痛,多为钝痛或针刺样疼痛,受寒或劳累后加重,不能久行、久立,甚至走困难。舌淡,苔薄白,脉沉紧。药用牛膝10克,鹿衔草30克,淫羊藿20克,当归10克,鸡血藤30克,肉苁蓉10克,茜草12克,威灵仙10克,熟地黄15克,红花6克,补骨脂10克,骨碎补12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好文推荐:

望诊:舌苔变化反映脾胃健康 >>>

舌诊 通过舌觉判断你身体情况 >>>

急救常识:十个常见的救急穴位 >>>

冬季易上火 滥用降火药当心会中毒 >>>

耳朵嗡嗡作响 到底是怎么回事? >>>

自我按摩提升免疫力预防冬季感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