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治疗哮喘?

中医如何治疗哮喘?

中医如何治疗哮喘?中医学认为: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当哮喘病发作时,肺道不能主气,肾虚不能纳气,则气逆于上,而发于喘急。脾为生化之源,脾虚生痰,痰阻气道,故见喘咳,气短。因此,哮喘病是肾、肺、脾,三虚之症。

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被国家纳入星火计划项目“复方太子参止咳益气散”,是由知名治疗哮喘中医陈德智先生经过20年的临床实践,发明的攻克哮喘病的药物。

1993 年该药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发明专利证书。1997 年该药获得国家中医药产品专家评议,作为三类新药进行研制开发。1999 年该药列入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2002 年该药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批准文号:国药准字号B20020822,并正式更名为“复方太子参止咳益气散”。

主治中草药:太子参、冬虫夏草、浙贝母、天花粉、槟榔、白芨、甘草等。

中医治疗哮喘食疗方:

1.水蛇瘦肉汤:本汤化痰止咳平喘。广陈皮4克、水蛇1市斤(去皮脏后大约剩半市斤左右)、白果6~10粒(去壳,稍打)、苦杏仁5克、瘦肉80克,煲汤。适合体实者。

2.川贝鹧鸪汤:本汤化痰止咳固肾。鹧鸪1只、苦杏仁9~15粒、川贝9~15粒、广陈皮5克、山药30克,煲汤。适合体弱者。

3.外治用白芥子末3克,鸡蛋清和匀,搽上背部(大椎、肺俞穴)或用老姜汁4~6滴、生油8~10滴和匀,搽背部(大椎、肾俞和肺俞穴)。前者适合体质壮实者,后者适合体虚者。

生活注意事项: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中医辨证治疗哮喘:哮喘症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种。其症状与咳嗽的情形和用药极为相似,而慢性支气管炎和咽炎往往是由于长期误服清热化痰以及消炎退烧的药物所导致的,而且,哮喘患者每年的秋季必然发作。哮喘、(慢性)气管炎、咽炎的患者,如果能够坚持服用大剂四逆汤3~5个月,秋季必不发作。

精彩推荐:

不宜食用月饼的人群

哪些人不宜喝菊花茶

月饼也要缴纳“月饼税”吗

秋季喝百合花茶的八大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