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治疗慢性肝病的经典药方
肝脏是身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如果肝脏生病那么就会影响身体的健康,近年来,慢性肝脏疾病的患者是越来越多,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日常的预防,避免肝病的侵袭,下面中医就为大家介绍治疗慢性肝病的中医药方,仅供参考。
慢性肝病(慢性肝炎、肝硬化)属中医学 积、胁痛、黄疸、臌胀等范畴。是由感受疫毒,情志郁结,劳欲过度,饮食不节等伤及肝经、损及肝络、迁延日久、渐积而成。是由"毒、痰、热、瘀"综合而复杂的病机所致,多种病机交织缠绵贯穿于该病的全过程,只是在不同阶段和具体证型中有所侧重而已。
临床证候虚实相兼,错综复杂,以肝功损害,肝纤维化为主要病理改变;本虚标实,瘀热痰毒阻滞肝络为其病机特点。临床常见症状为右胁肋部隐痛或撑胀作痛,持续或进行性加重,易疲劳,食欲减退,脘腹痞满,恶心厌油,大便稀溏,严重者可见腹部膨隆臌胀,面黄肌瘦,神情呆滞,二便不畅。
“湿热毒邪残留未尽,肝郁脾肾气血亏虚”。
从临床所见,湿热为患是慢性肝病的重要致病原因,因湿热之邪易生痰浊,困扰伤脾,首犯脾阳,水谷失运,痰湿内停,蕴郁肝胆,出现腹痛腹胀、黄疸、乏力、纳呆等消化系统见证;湿性黏滞,郁久化热,气机被阻,络脉滞涩不畅,肝络瘀塞,出现腹内积聚;肝失疏泄,横逆伤脾,水湿停聚,血行瘀积,出现腹部臌胀如鼓;脾运失常,升降失司,肾失开阖,水湿停聚,出现水肿现象。
本病的病理性质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正气亏虚是发病的基础,湿热邪毒是致病的外因,肝脾肾气血虚为本,水湿瘀血邪实为标。
益气健脾扶助正气、活血化瘀祛除病邪法治疗慢性肝病的经验,所拟益气养血化瘀汤,在益气健脾的基础上,优选活血化瘀之品,针对病理产物瘀血痰凝,补中有泻,以泻寓补。并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对病情较重的患者,多以汤药煎服,药效迅速,荡涤病邪,待病情稳定后改服丸药长期巩固,药力持久,临床效果理想。
方药组成: 黄芪,炒白术,党参,三七参(研末冲服),赤芍,水蛭,土鳖虫,鳖甲,三棱,莪术,大黄,炒鸡内金,砂仁。
服用方法: 上药浸泡2小时,武火煮开,文火再煮30~40分钟,取汁;加水再煎30分钟,取二汁,趁热纳入三七粉,混匀,分2~4次早晚温服。或将上药加倍药量,焙干,轧成细末,装胶囊内,每粒胶囊含生药0.5克,每次8粒,每日3次口服。并要求患者一生忌酒,少食辛辣油炸烧烤食物,少生气,适当运动,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功用: 健脾益气,活血化瘀,解毒散结。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治疗慢性肝病的药方,在服用之前一定要咨询医生,不可随意滥服。
好文推荐:
-
介绍几种可以替代名贵中药药效的常见药材我们都知道名贵的中药具有很好的滋补功效,适当的食用可以起到强身健体,防治疾病的功效,但是名贵的中药的价格确实也很贵,一些
-
枸杞泡水喝有哪些好处?美容养颜排毒泡水喝对人体有诸多好处,具有美容养颜的作用,能够让皮肤变得白里透红,能够加快人体自由基的排泄,能够让皮肤变得更有弹性,能
-
脾虚要如何调理 推荐几种调理脾虚的方法脾虚的人群要根据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调理方法,脾虚人群通过药膳可以有效改善身体虚弱的情况,脾虚的人群容易出现手脚冰凉体质虚
-
去火气的中药有哪些 这些食材很重要身体上火是很常见的现象,但如果搁到中医理论上对上火的解释和分类是分好多种的,如:肺火、胃火、心火、肝火等等,而且每种上火
-
如何进行预防过敏反应呢春暖花开的时节里,此时对有些人来说是感到非常幸福的,因为在此时可以观赏到很多的花草树木,但对于有些人在接触了花粉刺激后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