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疗里的几大误区 你知道吗
中医里的食疗法,就是利用食物进行防病治病,或促进病体康复,是以食品的形式来具体应用。它既不同于药物疗法,也与普通的膳食有很大的差别。但是你可能不小心就掉进了中医食疗里的几大误区误区,下面就由寻医问药中医频道来为你介绍中医食疗里的几大误区。
中医食疗里的几大误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会认为药补不如食补,特别是对于某些难治愈的慢性疾病,所以人们常常认为食疗对于病人是最好不过的。但是由于现代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都想追求效率,然而事实上食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人们就会掉进误区里。
误区一:药食同源,所以食物都可以治慢性病
食物、保健品和药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们的“效力”不一样。
食物性质平和,其中含药性成分少,这样才可以作为食物日常食用。如果一种食品吃几天就让人感觉血脂、血压明显变化,这种东西能成年累月吃吗?敢随便多吃吗?事实上,越是“效用”明显的食物,越是要小心对待,不能过量,不能吃错了体质。所谓饮食养生改善体质,通常都是长期食用才会明显见效,而很少是三天两天就有明显效果。
误区二:只要是食疗就安全无毒
很多人热衷于“食疗”的原因,就是因为觉得食物安全,心理上好接受。其实,那些所谓“药食两用”的食物之所以有治疗效果,正是因为其中含有较多的药效成分。无论是食物还是药物,只要其中的药效成分多到一定水平,就有毒性。这就是毒理学的基本原则:剂量决定毒性。
比如说,每天喝2两绿豆煮的汤属于正常食物;但喝3斤绿豆煮的水,就变成了药物。因为是正常浓度的15倍。即便是水,喝得足够多都会导致死亡,更不要说生茄子中还有茄碱这种毒素,就是土豆发芽时产生的毒素,生茄子吃的量大了之后,就和吃发芽土豆一样危险。
所以说,只要是食疗就安全无毒的说法,并不能够成立。
误区三:什么人都可以用同样的食疗方子
很多自封的专家都喜欢冒充中医,大谈传统养生和食疗。其实,真正的中医都是要辨别体质之后才下药的,而且药物配伍也要非常仔细地调匀寒热,而绝不可能像“大师”们那样给所有的人都开一类方子。仅就这一点,已经足以判断他们不是有资质的中医。
误区四:营养学就是食疗的学问
食疗是我国传统疗法之一,形式为饮食,但并不拒绝加入各种药材。从食疗的书籍来看,很多都是添加中药材的,至少也要用药食两用的食材。至于鸡汤或大米之类,主要是作为载体来使用的。
营养属于预防医学,它主要关心的是如何通过平衡的营养成分和保健成分来维持健康,并减少患各种疾病的风险。营养学也关心如何通过饮食和生活调整来控制慢性疾病,比如如何控制血糖、血脂等,如果做得好,长期来说有可能逆转疾病指标,减少药物用量或者甚至停药。但这种饮食调整都不是依赖一两种食品的,和偏方治病完全不是一回事。
误区五:慢性病可以用偏方治愈
按西医的说法,慢性病都是多因素疾病,而且终生无法治愈。这话显得很客观,但听起来不太爽,远远不如一个偏方搞定的说法那么让人心情愉快 .但是糖尿病也好,高血脂也好,在很大程度上的确是吃出来的,也的确可以用饮食的方法令其明显改善,不过这和偏方治病完全不是一回事。那些吃出来的病,比如糖尿病、脂肪肝等,毫无例外都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长期营养失调的结果,怎么可能指望用一种食物十天八天就治好呢?要想解决问题,当然是要全面改变饮食习惯,平衡营养,增加运动,调整起居,消除病因。只要能坚持健康生活,这些“吃出来的病”自然会逐步改善。
以上就是寻医问药中医频道为你介绍的中医食疗里的几大误区,其实想要一个健康的身体食疗是完全不够的,还要结合运动锻炼,调整起居问题才能真正的保证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希望能帮助到你,祝你生活愉快!
-
朋友圈传遍的夏季养生常说生命是革命的本钱,人人都应当把健康放在人生的第一位,都应当把养生作为人生的重要内容,若想老的慢,夏季养生很关键。
-
关于雀斑的小妙招就差这一步脸上有斑可真是一件很烦心的事!首先我们要少生气多养生。
-
最伤男人生育能力的行为 你碰了几个?生活当中有很多的人们并不知道,对于我们的男性朋友们来说生育能力危害的话,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非常多的危害的,那么最伤害我
-
如何赶走肾虚 3个妙招轻松达到目的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很多的男性朋友们都会出现肾虚。肾虚的疾病也是会严重的影响着我们的安全,给我们的身体带来的危害也是
-
补脾健脾吃这些食物大家都知道,脾胃虚的情况下,他们肯定会引起身体特别不舒服的,那么多女性出现一些脾胃虚弱的一个时候,到时候到底什么样症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