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发布蜱虫病新防治方案
卫生部昨日发布5份防控文件,部署蜱虫病的诊疗规范,其中称,初步认定,湖北、河南两省的大部分病例,与一种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的新病毒感染有关。
今年5月已启动监测
昨日,卫生部发出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以下简称“防治指南”)中称,近年来,河南、湖北、山东、安徽等省都相继发现并报告一些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病例,其中少数重症患者可因多脏器损害,救治无效死亡。
这类疾病主要传播途径为蜱虫叮咬。2010年5月,中国疾控中心在湖北、河南两省的部分地区启动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监测工作。
经过对患者血液中分离到的病毒进行鉴定、全基因组基因序列分析、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中和试验等实验室检测,发现两省报告的大部分病例标本中存在一种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的新病毒感染,并初步认定,检测发现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病例与该新病毒感染有关。
共发现两种病原体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病毒命名和进一步确认工作还在进行之中,因此,暂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命名此病毒感染所致的疾病。
专家解释说,此类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症,目前发现的病原体包括人粒细胞无形体和一种新亚型布尼亚病毒两种。其中,关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防治,卫生部已经在2008年印发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此次的诊疗方案主要针对新型布尼亚病毒的感染。
■ 进展表
●9月8日 本报独家报出河南商城多人被蜱虫叮咬后不治身亡。
●9月10日 卫生部与中国疾控中心专家赴河南调研。
●9月13日 本报独家报道,病人身上分离出“新型布尼亚病毒”
●10月9日 蜱虫致死原因初步确定与新病毒有关
■ 释疑
1 急性期病人血液或有传染性
防治指南中表示,目前已在河南、湖北、山东、安徽、辽宁、江苏等省发现该病病例,病例主要分布在以上省份的山区和丘陵地带的农村,呈高度散发。
该病多发于春、夏季,不同地区可能略有差异。同时,人群普遍易感。
但是,目前传播途径尚不确定。部分病例发病前有明确的蜱虫叮咬史。尚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急性期病人血液可能有传染性。
-
女性内分泌失调,6个方法帮你轻松摆脱很多女性都会有内分泌失调的症状,好好的皮肤突然长斑了,总是不明不白地发胖,身体的某些敏感部位会出现肿块等等。其实这都是内
-
加快新陈代谢对身体有什么好处?新陈代谢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而新陈代谢的快慢对于减肥效果的好坏也是很有影响的。新陈代谢快的人,其排毒功能也会
-
女性内分泌失调的表现和调节激素的分泌有着其自身的节律,季节变化、昼夜更替、睡眠、饮食和应激均属于影响激素节律的因素,为了适应各种因素的变化,激素反
-
总是需要熬夜?可这样做来降低危害在现在这个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工作压力也是越来越大了,如果是经常熬夜加班的情况下,真的是非常危险的,那么熬夜非常伤害身体健
-
日常久坐颈椎难受 哪些食疗可以缓解痛苦?在现在这个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都是特别不喜欢做运动,而且日常生活中工作也是特别的繁忙的,很多的白领朋友们经常在办公室一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