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堂:糖尿病早期治疗 可能实现长期停药

名医堂:糖尿病早期治疗 可能实现长期停药

心脏病、糖尿病、哮喘、癌症……人们正被各种疾病所纠缠,而随之而来的各种宣称可以根治疾病的治疗方法也让人如雾里看花。只有了解了权威专家们一直认可的疾病的规范治疗,才能够缩小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高患者和家属的判断力,避免病急乱投医。为此,新浪健康推出名医堂系列访谈栏目,邀请各疾病领域的顶尖级专家,向大家介绍疾病的预防和规范化治疗。

本期连线的专家是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代谢病中心主任、中华内分泌学会副主任委员李光伟教授。

糖尿病诊断治疗,更加注重个体化指标了

新浪健康:糖尿病人在夏天的护理有什么特别的注意事项?

李光伟:糖尿病的季节性不是特别明显。不过,在夏天如果吃东西吃得不好出现拉肚子等肠道感染,或者由于夏天时鲜的瓜果梨桃比较多,这些糖分都比较多,饮食不注意的话,就会加重糖尿病。夏天天热出汗,感染容易加重,一些重症的糖尿病患者就要稍微注意一点。另外,夏天天热容易睡不着觉,血糖水平也会升高。最后,夏天*水分代谢较快,有些糖尿病人说怕撒尿就不喝水,这更不行,很容易发生血糖高而出问题,因此要注意多喝水。

新浪健康:很多人都特别关心糖尿病的治疗,可否介绍一下最近国内外有什么新的研究前沿吗?

李光伟:对糖尿病的诊断治疗,近几年更加强调个体化治疗了。

原来诊断糖尿病,所有人的血糖都是一个标准,比如糖化血红蛋白都要小于6.5。但最近几年的研究就不是这样了,不是说所有的人都要严格遵循这一指标,比如年轻的,年老的,男的,女的,都是根据其个体差异而有变化的。比较年轻的,心血管状态比较好,以及新患糖尿病,糖尿病病程不太长的人,应尽量把血糖控制比较低的水平,糖红蛋白都要小于6.5。而对于老年人就不太一样。老年人的糖尿病可能患病多年,诊断糖尿病也相对挺晚。这些人一般合并很多心脑血管疾病,如果把这些人血糖控制跟年轻人一样,就有风险。一旦出现低血糖,会造成心肌梗塞、脑梗塞,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对于老年人和患病时间长的糖尿病人,应适当放松了对血糖的控制,不是控制那么严格了。这就是个体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