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针灸推拿方法可以治疗淋证

传统针灸推拿方法可以治疗淋证

淋证系指以小便频急,淋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脐中为特征的一种病证。淋证之名,首见于《内经》,有“淋”、“淋溲”、“淋满”等病证。

淋证的病位在肾与膀胱,其病因以湿热为主,湿热邪气蕴结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而发为本病。若湿热邪毒客于膀胱,小便灼热刺痛,则为热淋;膀胱热盛,热伤阴络,迫血妄行,则为血淋,湿热久蕴,煎熬水液,尿液凝结,聚为砂石,则为石淋;湿热稽留,阻滞络脉,脂液不循常道,渗于膀胱,则为膏淋。

针灸治疗本病证在《针灸甲乙经》中即有记载,如:“小便难,水胀满,出少,胞转不得溺,曲骨主之”。明确表明属于淋证则见于《备急千金要方》,之后,《针灸资生经》、《东垣十书》、《针灸聚英》、《神应经》、《针灸大成》等均有载述。

本病证相类于现代西医学之尿石病、肾盂肾炎及乳縻尿等病症。

【辨证分型】

(一)热淋

小便频数,点滴而下,尿色黄赤,灼热刺痛,急迫不爽,痛引脐中,脉濡数,苔黄腻。

(二)血淋

尿色红赤,或夹紫暗血块,溲频短急,灼热痛剧,滞涩不利,脉数有力,舌尖红,苔薄黄。

(三)石淋

尿中时夹砂石,小便滞涩不畅;或尿不能卒出,窘迫难忍,痛引少腹;或尿时中断,腰痛如绞,牵引少腹,连及外阴,尿中带血,脉弦或数,苔薄白或黄。

(四)膏淋

小便混浊不清,呈乳糜色,置之沉淀如絮状,上有浮油如脂,或夹凝块,或混血液,尿时不畅,灼热疼痛。脉濡数,苔黄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