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疗效:中医可治食管胃黏膜异位症
食管胃黏膜异位症是指胃黏膜出现于食管上段,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异位的胃黏膜分泌的胃酸可引起烧灼感、疼痛和下咽不畅等症状,临床易误诊为咽炎或食管炎,临床症状、内镜和放射学检查酷似恶性肿瘤,病理学检查常见有广泛的炎症反应,并引起腺体反应性增生和变形,以致误诊为恶性肿瘤而对患者行不必要的手术治疗。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胃镜及病理检查,根据患者的证侯特点,应用《黄帝内经》理论进行辨证论治,效果显著,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邱某,女,25岁,2008年6月3日初诊。
主诉:吞咽困难2年,加重伴呕吐1个月。
患者1999年因学习压力大开始觉得腹部胀痛,饭后尤甚,反复发作。2006年开始感觉进食吞咽时胸骨后疼痛,饭后常呕吐胃内容物和痰涎,滋腻生冷和饱食后尤甚,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食管胃黏膜异位。经多方中西医治疗未效,疑有癌变,有医院建议手术治疗,精神压力增大。近1月来症状加重,遂来求诊。上腹部胀痛,常泛酸、呕吐,咽干有异物感,胃纳佳,睡眠佳,小便正常,大便溏,月经有血块,白带量多色黄质稀。
体格检查:神清,腹软,无压痛、反跳痛,颈部、腋下、锁骨下淋巴结未扪及肿大。舌淡苔白厚腻,脉寸关部弦尺部浮缓。
检查:1.内镜下表现:病灶位于食管上段后壁,距门齿16厘米。形态:天鹅绒状,颜色发红,酷似胃黏膜,界清,呈圆形或椭圆形,周围黏膜灰白色,直径6毫米,未见溃疡或出血。诊断为:食管胃黏膜异位。2.病理诊断:病变组织中含有主细胞和壁细胞的胃上皮组织,胃窦体交界腺型。
辨证:患者因情志不畅,气机不利,久则影响肝的疏泄功能,肝气横逆,肝木克土,则腹胀、腹痛,气机不利,痰气交阻则吞咽困难、呕吐,脾虚不运,水湿下流则便溏,白带量多,舌淡苔白厚腻,脉寸关部弦尺部浮缓为肝郁脾虚,痰湿阻滞之象,治宜健脾疏肝,理气化痰,方用启膈散合半夏厚朴汤加减:米皮糠9,黄芪9克,丹参9克,茯苓15克,川贝母5克,郁金15克,砂仁12克,荷叶蒂2个,桔梗6克,法半夏12克,苏梗10克,厚朴10克,生姜9克,甘草6克。5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2008年6月8日,服上方上腹部胀痛减轻大半,但仍以夜间痛甚,白带减少,仍咽干、有异物感,食饱泛酸、呕吐,大便烂,舌淡边有齿印,苔白厚,脉寸关部弦尺部沉。辨证:脾虚肝郁,痰气瘀交阻。治宜健脾疏肝,理气化痰活血,方用:米皮糠9克,黄芪9克,丹参9克,茯苓15克,川贝母5克,郁金15克,砂仁12克,桔梗6克,法半夏12克,苏梗10克,厚朴10克,生姜9克。当归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走马胎10克,甘草6克。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三诊:2008年6月13日,服上方腹部胀痛已无,咽干、异物感减轻,食饱泛酸无呕吐,大便烂,舌淡边有齿印,苔白,脉关部弦尺部沉。效不更方,上方干姜加至15克,加肉桂末3克(冲服)。7剂,水煎服,每日1剂。
-
女性内分泌失调,6个方法帮你轻松摆脱很多女性都会有内分泌失调的症状,好好的皮肤突然长斑了,总是不明不白地发胖,身体的某些敏感部位会出现肿块等等。其实这都是内
-
加快新陈代谢对身体有什么好处?新陈代谢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而新陈代谢的快慢对于减肥效果的好坏也是很有影响的。新陈代谢快的人,其排毒功能也会
-
女性内分泌失调的表现和调节激素的分泌有着其自身的节律,季节变化、昼夜更替、睡眠、饮食和应激均属于影响激素节律的因素,为了适应各种因素的变化,激素反
-
总是需要熬夜?可这样做来降低危害在现在这个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工作压力也是越来越大了,如果是经常熬夜加班的情况下,真的是非常危险的,那么熬夜非常伤害身体健
-
日常久坐颈椎难受 哪些食疗可以缓解痛苦?在现在这个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都是特别不喜欢做运动,而且日常生活中工作也是特别的繁忙的,很多的白领朋友们经常在办公室一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