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有别于中药 患者如何看懂中成药说明书

中成药有别于中药 患者如何看懂中成药说明书

中药是要经过中医的调配,但是中成药有别于中药,是预先调制好的,那么患者有时候不想自己熬制中药,就购买一些中成药治疗疾病,但是怎么看中成药说明书?如何服用中成药呢?

如何觉得中药熬制麻烦、味道哭,可以选择中成药来吃,其实,很多中成药治病效果都不错,但是,在吃药前我们都要注意看下说明书,那么,中成药的说明书该怎么看呢?

怎么看中成药说明书?

中成药虽然是非处方药,可以自己就在药房买到,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用,因为无论是中成药所治疗的疾病,还是中成药本身,都有寒、热之别,在服用中成药之前,分清药物的寒与热是最基本的。

可以从药物名称上下手,一般有“清热”、“清火”乃至有“清”这类词的药物,性质都是偏凉偏寒的,比如“牛黄清火丸”、“黄连上清丸”。而有“温”、“补”字样的一般都是偏温的,有滋补作用的药,比如“补中益气丸”、“金匮肾气丸”。

但是也有例外,比如最常用的“感冒清热冲剂”,就是个起反了名字的药,这个药实际上是温性的,治疗因为受寒引起的感冒,一般症状是:浑身怕冷酸疼,没汗,鼻流清涕,而且嗓子不疼、不红肿,如果你按它的“清热”意思当凉性的药物吃,那就吃反了。

辨别感冒属寒属热有个诀窍,感冒同时有嗓子疼的,一般都是热性的,这个时候至少不能吃“感冒清热冲剂”,而应该吃“双黄连”、“银翘解毒丸”之类。

这就牵扯到怎么看中成药说明书的问题,看的重点是说明书上“用于……引起的……”那一句话,而不是只看它治疗的症状,因为同样的症状,但可以是因为不同原因引起的,中药治疗的多是原因,症状只会药物中兼顾到,这也是中医治本的宗旨所在。

“用于……”后边的话,往往确定了病性和药性,比如:“用于中气不足引起的……”就说明是补药,因为中气不足是因为气虚,这个药肯定是补气的。 要是“用于肝郁气滞引起的……”就是个疏肝药。虽然这两个药物后边的症状可能都是胃疼,但引起胃疼的原因不同,一个是因为中气不足,一个是因为肝郁,前者 是补的,后者是疏泄的,不能吃反了,如果是气虚的人吃了疏肝的,可能会加重气虚,如果是肝郁的吃了补气的,会增加郁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