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当心某些常用中西药的致癌性特点

请当心某些常用中西药的致癌性特点

药物既可以治病,也可以致病。药物引起的癌症被称之为药源性癌症。有研究指出,药源性癌症的发病率占整个癌症发病率的万分之一。

近年随着全球药物滥用现象的日趋严重和化学药品的日趋增多,药源性癌症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因此,对药源性癌症应引起高度重视。

据世界卫生组织(W H O)国际癌症研究所组织21个国家的34名专家对有可能致癌的368个药物的鉴定,确认下列8种药物有致癌作用。

它们是氯霉素、非那西汀、环磷酰胺、萘氮芥、已烯雌酚、米尔西兰、苯妥英和氧甲酮。美国药物技术评价局提出的10种对人可能有致癌作用的药物是氯霉素、苯妥英、苯丙胺、黄体酮、焦油软膏、右旋糖酐铁、苯巴比妥、利血平、保泰松和安妥明。

其中非那西汀等解热镇痛药制剂(包括去痛片、A P C等)如应用数年乃至30年,可引起肾盂癌和膀胱癌。抗癌药物环磷酰胺可诱发膀胱癌、淋巴癌和急性白血病。

另外,抗癌药物硫唑嘌呤可诱发淋巴癌、白血病、宫颈癌、唇鳞状上皮癌;白消安可诱发支气管癌和外阴癌;长期应用氨甲蝶呤治疗牛皮癣时可诱发肾癌和膀胱癌。

近年来国内报道的牛皮癣治疗药物乙双吗啉诱发白血病导致死亡的病例已不下百例,有关专家已呼吁淘汰该药。

孕妇患癫痫后长期服用苯妥英钠,其新生儿可患神经纤维母细胞瘤。长期大剂量使用苯巴比妥类崔眠药可致脑瘤。

已烯雌酚妇女妊娠头三个月或长时间应用,其生下的女孩以后可能发生生殖道腺癌,绝经期或绝经后妇女用此药患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男子每日服用此药0.5毫克,连用数年,可发生肾上腺癌。

氯霉素包括片剂、针剂、眼药水,长期应用均可诱发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其导致血癌的潜伏期可达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