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疳积居家治疗的有效方法是什么
小儿疳积是现在很多的小孩子都会存在的一种病症,如果患上了这种病的话,会让孩子的身体变得越来越消瘦。一直下去的话,对宝宝的健康影响很大。下面寻医问药网中医频道就来为大家介绍小儿疳积的居家治疗法。
小儿疳积家居治疗
一、宝宝身体有了“积”
这样的宝宝多是患了中医所说的疳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有“积”。它是小儿时期一种常见的病症,通常城市的儿童发病率较高,主要见于5岁以下的宝宝,尤其在夏季炎热时发病率较高。但是,如能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很快就会治好;若不予重视则容易引起贫血,并发营养不良,影响宝宝正常的生长发育。
二、什么原因使宝宝身体有“积”?
“积”是由于宝宝的脏腑娇嫩、脾胃消化功能尚未健全所致。中医认为,胃司受纳,脾主运化,脾胃调和方能知饥欲食,食而能化,宝宝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引起宝宝身体有“积”的主要病因如下:
1.妈妈妊娠期间营养不良,或宝宝是早产儿,先天肠胃功能不足;
2.宝宝经常饥饱无度,加之大人盲目给吃营养食品、零食,损伤脾胃;
3.婴儿时期没有及时添加辅食,消化功能较同龄宝宝差。
三、宝宝有“积”的表现
宝宝有“积”后,大多表现为见饭不喜,没有饥饿感,但喜冷饮;面色萎黄,形体偏瘦,毛发稀疏、枯黄;脾气烦躁易哭,夜间入睡不稳,额头上多汗或面红耳赤,口中有酸臭气味;体内锌、铁、钙等微量元素均缺乏,血色素也偏低。
四、小儿疳积居家治疗法
宝宝有“积”,可以通过吃健脾、消积的药物治疗,但对有些宝宝来讲喂药很困难,且见效慢。中医传统疗法即捏积,对治疗宝宝有“积”有其独到之处。捏积也称为小儿按摩,是中医外治法之一,通过手法作用于小儿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年龄越小,疗效越好。
捏积的方法操作简便,方便易行,并且见效快、疗效好、无毒副作用。方法为每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各位妈妈不妨一试。操作方法如下:
1.运大肠:大肠穴位于食指端桡侧边缘至虎口。妈妈可用一根食指在此处做直线推动按摩,每次推200次,每天1次,还可治疗腹泻。
2.推脾土:脾土穴位于拇指螺纹面。妈妈可用一根食指在此处推动按摩,每天1次,每次推200次,可治疗宝宝呕吐、腹胀。
3.揉板门:板门穴位于大鱼际隆起处,妈妈可用一根食指揉此处,每天1次,每次揉50-100次,可治疗宝宝腹胀、食欲不振。
4.推天河水:天河水穴位于前臂掌侧正中,自腕横纹中点至肘横纹中点成一直线,妈妈可用一根食指推动按摩此处,每天1次,每次100-200次,可治疗身热烦躁、便秘的宝宝。
5.捏脊4遍:双手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宝宝的皮肤,拇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自尾椎两旁双手交替向前推动到大椎两旁,即为捏脊一遍。如此反复4次,可治疗宝宝厌食、腹胀、腹泻。
妈妈须知:
1.在进行上述疗法时,妈妈一定要注意推拿手法要轻柔,在按摩处的皮肤上撒少许爽身粉,这样操作起来会减少阻力,减轻不适感。
2.如果宝宝皮肤局部有皮疹或破损,一定要暂时停止按摩。
3.正在发热患病的宝宝不适宜使用此法。操作掌握不好的妈妈,可到中医医院进行此项治疗。
小孩时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的时期,如果在这个阶段没有充足的营养补充的话,人在以后很多的方面都会出现异常。所以如果出现了小儿疳积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才好。
-
暖宝宝的多种用法,你学会了吗?冬天来了,天气寒冷,大姨妈来时小姐姐们不适感会更加明显,特别是宫寒的小姐姐们,天冷痛经会愈加严重。但有一样神器的出现,解
-
四种方法告诉你怎样去除湿气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去湿气的说法,但是很多人对于自己是否有湿气、是否需要去湿气却不是很了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湿气
-
杜松的药用价值_杜松的副作用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的中草药能够帮助我们的身体恢复到健康的状态的,那么对于我们的杜松这样的中药来说,到底有什么样的药用
-
熬夜看球赛 三类食物助你健康看球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人们都是喜欢熬夜看球赛的,经常熬夜看球赛的话,能够改善我们的身体里面的疾病的困扰,帮助我们的身体
-
三条经络管住脾气生活中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脾气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人的脾气特别的好,但是有的人脾气也是特别的暴躁的,尤其是对于脾气比较暴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