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弱的中医养生方法有哪些
我们的身体虚弱大部分都是由于脾胃虚弱而引起的,因为脾胃这些器官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直接的关系,生活中的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都会导致脾胃出现虚弱的现象。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调理虚弱的脾胃呢?下面就来看看。
脾胃虚弱调理食疗粥
1、八宝粥
莲子、芡实、薏苡仁、山药、桂圆、红枣、白扁豆各5克、粳米l00克,煮粥食用。能益气养血,健脾强身,适用于体虚乏力、食少纳呆、气血亏虚。
2、山药薏苡仁粥
山药50克,薏苡仁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补气健脾胃,止泻,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泄。
3、山楂麦芽粥
山楂15克,麦芽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刺激消化,健脾开胃,缓解由于消化不良所导致的腹胀,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等问题。
4、薏苡小豆粥
薏苡仁15克,赤小豆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渗湿利水,健脾益气,适用于脾虚湿盛所致的食少纳差、脘腹胀闷、尿少浮肿。
5、参枣粥
党参15克,大枣10枚,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健脾益气,适用于体虚气弱、食欲不振、脘腹胀满。
治则治法
肝郁脾虚证为内伤病临床常见证候,故疏肝健脾法临床应用广泛。疏肝善治气病,使肝气郁滞病理解除,不向肝火、肝风、血瘀发展,从而既治“已病”,亦治未病。补益脾胃可以保护和巩固元气,元气充沛,则邪不可干。肝属木,脾属土,如果肝气抑郁不舒,必然导致肝木克犯脾土。疏肝解郁,调畅气机,可调畅情志,促进脾胃运化,进而全身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正常。
临床辨证中,根据胸闷、胁痛、心烦、抑郁、易怒以及乏力、倦怠、纳呆、腹胀、便溏两组症状和舌质淡(红)、脉弦辨证为肝郁脾虚。在不同的疾病中,也可伴有肝郁化火、胆热痰扰、脾虚湿盛、心脾两虚、脾肾阳虚、肝胃不和、气滞血瘀等证型。临床治疗该类疾病以疏肝健脾为基本治法,常用四君子汤合四逆散加减。同时针对不同的兼证,或配以清肝胆之热、或化痰降浊,或清利湿热、或温阳化湿、或补益心脾、或温补脾肾、或清肝和胃、或行气化瘀等。
疏理肝气,调畅气机
肝郁气滞常表现在肝、肺、脾胃等脏腑功能障碍。肝气郁滞临证常见胸胁胀满不舒、善太息、痛势走窜,心烦、抑郁、易怒、脉弦等,临证常用四逆散加减。肝气犯胃则见胃脘胀满、两胁窜痛、嗳气吞酸、呃逆,治以柴胡疏肝散加减,喜用黄连、佛手、苏梗、沉香、川楝子。肝气郁滞,影响肺气宣发、肃降,肺气郁滞则见咳、喘、胸胁满闷、痰多而黏、脉滑,此为肺失肃降、痰浊阻肺,临证用四逆散合二陈汤加桑白皮、桔梗、杏仁、浙贝母、厚朴行气降逆、燥湿除满。临证时视各脏腑功能变化,佐以行气药,可提高疗效。
健脾益气,培元固本
在内伤病的治疗中重视保护元气、调理脾胃,他认为益气健脾法是临床最常用、最基本法则之一,不仅用于脾胃疾病的治疗,还可以广泛运用于其他脏腑疾病的治疗。这是脾胃所处的特殊地位及特殊功能所决定的。脾胃居中焦,上连心肺,下及肝肾,是五脏气机升降之中枢,为五脏活动提供能源。脾胃健旺,则生化有源,升降得宜,五脏安和,百病不生;脾胃失和,则外邪易侵,气血不足或失和,脏腑不安,诸证迭起。故调治脾胃则能疗诸脏。
以上就是可以帮助我们调理脾胃的几种小的方法,脾胃虚弱除了要吃一些可以暖胃养脾的食物之外,还要加强自身的锻炼,增强体质从而增强脾胃的能力。
-
暖宝宝的多种用法,你学会了吗?冬天来了,天气寒冷,大姨妈来时小姐姐们不适感会更加明显,特别是宫寒的小姐姐们,天冷痛经会愈加严重。但有一样神器的出现,解
-
四种方法告诉你怎样去除湿气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去湿气的说法,但是很多人对于自己是否有湿气、是否需要去湿气却不是很了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湿气
-
杜松的药用价值_杜松的副作用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的中草药能够帮助我们的身体恢复到健康的状态的,那么对于我们的杜松这样的中药来说,到底有什么样的药用
-
熬夜看球赛 三类食物助你健康看球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人们都是喜欢熬夜看球赛的,经常熬夜看球赛的话,能够改善我们的身体里面的疾病的困扰,帮助我们的身体
-
三条经络管住脾气生活中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脾气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人的脾气特别的好,但是有的人脾气也是特别的暴躁的,尤其是对于脾气比较暴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