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医频道 > 保健养生

中医教你调理气血的五个基本步骤

中医教你调理气血的五个基本步骤

中医看来,气血是*非常重要的维持生命活动物质基础。而血的运行依靠气的推动,所谓“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两者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生活当中,人们会出现很多气血不足的情况,小编在此列举一些气血不足的案例,供大家了解。

气虚。常由体内生化不足、耗散太过导致。多见于先天不足、营养不良、年老虚弱、疲劳过度者,主要表现有精神倦怠,四肢无力,易眩晕、自汗、感冒等。

血虚。这是体内阴血亏损的病理现象,可由失血过多、久病虚耗等导致。血虚者面色苍白,唇、舌、指甲颜色暗淡,常表现为头晕心悸、形体消瘦、双目干涩等。

气血两虚。一般气虚者也会伴有血虚症状,多表现为神疲乏力、心悸多梦、面色淡白或萎黄。此外,气血对经脉、筋肉、皮肤的濡养作用减弱,常见肢体麻木、肌肤干燥、瘙痒等表现。

中医认为,阴阳和谐,气血健旺,经络顺畅,则百病不生。因此,养足气血对*健康至关重要,大体可通过五个步骤来调理。

第1步:调脾胃。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灵枢·决气》中有 “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谓之血”之说,认为血液是通过脾胃运化生成的,脾有统摄血液的功能,所以治疗血证必须重视调理脾胃。

饮食调养可多吃南瓜、山药、莲子、扁豆、薏米等健脾益胃的食材。此外,还可煎服“参芪术茶”:取党参5克、黄芪5克、白术3克、淮山药3克、升麻3克,取其煎煮液400克,泡花茶5克,冲饮至味淡,有补脾益气、升阳止泻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