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医频道 > 保健养生

脾胃虚弱分五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药膳调理

脾胃虚弱分五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药膳调理

民以食为天,但是如今生活节奏紧张,很多人未能注意日常的饮食。饮食不节、暴饮暴食会导致脾胃虚弱的出现,会伤害到胃肠道的健康。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虚弱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那么我们该如何健脾胃呢?

中医的角度出发,脾胃虚弱包括脾气虚、脾阳虚、脾不统血、中气下陷、胃阴虚及脾胃虚寒等。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忧思日久,禀赋不足,年老体衰,大病初愈,调养失慎都可以导致脾胃虚弱证。因此其病因有三方面:一为饮食失调;二为劳累过度;三由于急慢性病。而由这三大原因所造成的脾胃虚弱大致有五种:

脾气虚:

腹部胀满,食后为甚,口不知味,甚至不思饮食,大便溏薄,精神不振,形体消瘦,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白,或肢体浮肿,舌淡苔白,脉缓弱无力。

脾阳虚:

腹胀纳少,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形寒肢冷,大便稀。或肢体困重,或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见白带多质稀。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脾不统血:

为脾气虚则运化无力,气血亏虚,可见食少,腹胀,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弱。

胃阴虚:

见口干唇燥,嘈杂,干呕,饮食减少,或吞咽不利,食后胸部有不适感,大便干结,舌红中心干,少苔,或舌光、干绛,脉细数等。

脾胃虚寒:

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