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医频道 > 保健养生

哮喘因痰辩证 中医治疗讲究扶正祛邪

哮喘因痰辩证 中医治疗讲究扶正祛邪

哮喘患者最大困扰就是痰,经常会感觉喉咙处不清爽,哮喘治疗起来很难,因为哮喘容易反复发作。对于哮喘缓解期,中医药治疗方法众多,中草药、针灸、气功、拔罐、割治、敷贴等疗法,各有功效,相互补充。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哮喘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疾病,虽然不可根治,但是80%经过规范治疗的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完全控制或良好控制,意味着患者可摆脱哮喘的束缚,过上健康的、有活力的生活。西医治疗哮喘强调症状缓解后要持续正规治疗。那么,中医有什么办法呢?

哮喘因痰辩证,治疗讲究“扶正祛邪”

中医认为,喘病的根为痰,痰又分为病理和病因两种,肺为储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再加上环境、先天、饮食、心理等综合因素导致机体功能的紊乱,从而引起哮喘发作。对此中医提出“扶正祛邪”治疗大法,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使“邪不可凑”用扶正方法,同时化痰、行气、祛邪,使邪去正复,从而阻断哮喘发展。

与西医看病时以病为主不同,中医看病时主要以病人为主,讲究根据脏腑和身体阴阳、气血的寒热虚实的变化进行治疗。实就是喘时心声比较高,多见于哮喘发作期,虚就是喘时心声比较低;寒就是喘时冷,痰为白色,热就是喘时发燥,痰为黄色;肾虚的人常感到腰酸、耳鸣等;肺虚的人说话声音都很低,容易出汗;脾虚的人常感到肚子胀。对于哮喘急性发作期治疗,以肺为中心,改善症状;缓解期治本,以肺脾肾为中心而进行调理。

三伏贴外治。

未病先治,预防为主,采用冬病夏治,防患于未然。

药膳调理。

肺虚型可多吃党参、北芪、独枣龙;脾虚型常用淮山、党参、白术等药材进行调理;肾虚型宜食桃核仁、首乌、熟地、蛤蚧等。

艾灸

选择足三里、肺俞两个穴位,进行艾灸,可起到控制过敏的作用,还能增强抵抗力。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对于哮喘的治疗有了一定的认识,其实很多的时候,哮喘的治疗一定要坚持,不能感觉好一点,就放弃治疗,尤其是在哮喘缓解期时,更加不能放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