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鱼片最安全的食用方法

生鱼片最安全的食用方法

 

 

有朋友说吃生鱼片,既然讲究新鲜,现捞的是不是一定比冷冻的好?是不是只要够新鲜,淡水鱼也可以做成生鱼片?爱吃生鱼片又担心有寄生虫,多用一点芥末杀菌就可以吗?下面我们就来教大家生鱼片最安全的食用方法!喜欢吃生鱼片的朋友别错过了!

一 般人吃生鱼片都会沾点哇沙米(山葵、芥末),说是可以杀菌。事实上,山葵所含的芥子油成分,本是用于驱除它自身叶片上的害虫,当害虫咬它的叶子时,它就会 分泌芥子油,但这无法消灭细菌,因此不必对它有过高的期望。更别提许多哇沙米根本是用淀粉加芥子油搅拌而成,除了会破坏生鱼片的味道之外,完全无法杀菌。

相 形之下,经常和生鱼片搭配的萝卜丝还比芥末的功能多一些。萝卜丝最重要的功能是清口感,区别不同种类生鱼片之间的味觉。而它提供的维生素C,又能抑制亚硝 胺形成,防止在胃中生成致癌物质。有些店家为了让黑金枪鱼颜色好看,加了硝酸盐来保持色泽,硝酸盐加上蛋白质中的胺,就变成亚硝胺,可能导致胃癌和肝癌, 维生素C此时就有一些帮助了。

吃冷冻生鱼片安全度最高

要避免把生鱼片当中的寄生虫吃下肚,最好的方式就是急速冷冻。日本人和我国 的台湾人都不爱吃冷冻太久的生鱼片,觉得解冻过程破坏了生鱼片的油脂和口感。曾经有则新闻,一位先生在市场买了条新鲜的鱼,自己在家做生鱼片,结果身体不 适送医院,就是因为这条鱼没有经过急速冷冻。鱼类身上的寄生虫,99%都是由超低温冷冻杀死的,吃冷冻的其实比吃现捞的安全。

生鱼片最常见的寄生 虫是“安尼线虫”,如果生食或食用没有完全煮熟的海洋鱼类,安尼线虫的幼虫就会进入我们肠胃的黏膜,引起发炎反应,接着出现恶心、呕吐、胃痛等症状,还会 刺激喉咙,引起咳嗽。这种虫可在*中持续吸收养分,长大终老,当虫死亡之后,会慢慢顺着肝脏移转到胆道,产生结石,也可能造成肝脏硬化,而死亡的虫体还 会成为导致某些过敏反应的过敏原。

有些地区会有这样的“表演”:由渔夫现钓章鱼、乌贼,当场切一切,还在动时就拿给客人吃,强调活跳新鲜,其实这 非常不卫生。因为软式鱿鱼也存在安尼线虫的问题,而且它的肌肉比较坚韧,虫体埋在里面没办法发现。美国FDA曾有过明确规定,在美国贩卖的所有生鱼片,一 定要先冷冻过;现捞现切给消费者吃在美国是违法的。

温度到底要多低才能把这些可怕的寄生虫幼虫杀死?如果是摄氏零下35度的低温,需要15小时;如果温度不那么低,摄氏零下20度,就要10天以上。

在超市买生鱼片时,如果是软软的冷藏品,一定没有经过冷冻。而且分切的过程不可能保持无菌,这样就会增加生鱼片本身的含菌量,如果分切完又在外面放很久,风险就更大。所以,在买现成的盒装生鱼片时,一定要注意期限,不要放太久。如果要买生鱼片回家吃,最好是买整块冷冻的比较划算,它的加工较少,价格较便宜,最重要的是含菌量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