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K的不良反应及补充注意事项
维生素K的分子式
维生素K又称凝血维生素。一种由萘醌类化合物组成的能促进血液凝固的脂溶性维生素。广泛存在于绿色植物如苜蓿、菠菜中,猪肝、蛋黄中也富含维生素K。1929年戴姆发现自然界中的维生素K有K1(phylloquinone)和K2(farnoquinone)两种,维生素K3为一合成维生素,效能高于维生素K1、K2。
维生素K1为黄色油状物,维生素K2为黄色晶体,溶于油脂及丙酮、乙醚等有机溶剂;耐热但易被光破坏。维生素K在植物体内对光合作用有一定功能;是动物体内生成凝血酶原的必需因素,因而能促进血液凝固。
人类每天的维生素K最低需要量尚无公认的规定。动物缺乏维生素K,血凝时间延长,可引起创伤流血不止。成人一般不易缺乏维生素K,因为自然界绿色植物中含量丰富,而且人的肠道中的某些细菌可以合成维生k,供给宿主。有时新生儿或胆管阻塞病人会因维生素K的缺乏而凝血时间延长。故维生素K制剂在临床上可用于止血。
维生素K缺乏可引起凝血障碍性疾病。1周内的新生儿称为新生儿出血症,发生于婴儿期者称为迟发性维生素K依赖因数缺乏症。多见于生后4-8周的母乳喂养儿。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出血、呕血、便血、穿刺部位长时间出血,常合并颅内出血及肺出血而导致死亡,严重颅内出血常遗留后遗症。
本病为新生儿、婴儿期常见疾病,多见于3个月以内单纯母乳喂养而母亲不吃蔬菜的小儿。起病急骤,病情严重,容易误诊。但只要对本症有足够的认识,本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一旦发病只要治疗及时,预后良好,如为严重颅内出血,预后欠佳。因此,对可能引起维生素K缺乏的孕妇,哺乳期母亲及小儿应预防性用维生素K。
维生素K适宜人群:
1、表现出严重的出血倾向,可见皮肤紫癜、粘膜出血,注射部位出血不止,常有呕血、便血。
2、可有出血性贫血。
3、患儿发生颅内出血,出现烦躁、高声尖叫、频繁呕吐、反复抽搐,重者昏迷、呼吸不规则。
4、神志不清,吸吮力弱或消失,有瘫痪等后遗症。
5、孕妇及哺乳期母亲应多食含维生素K丰富食物,如猪肝、黄豆、菠菜、卷心菜、紫花苜蓿等。
6、使用抗凝药、大量抗生素等药物的孕妇及小儿,或双胎、早产儿以及患有肝炎、先天性胆道闭锁的小儿应预防性给予维生素K。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K1的不良反应较少,仅在静脉注射时出现面红、出汗、胸闷等。故常用于肌内注射。人工合成的K3 、K4的不良反应较多,口服后可有恶心、呕吐,大剂量时可引起蛋白尿。
1、可致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2、较大剂量可致新生儿、早产儿溶血性贫血、高胆红素血症及黄疸。
3、可致肝损害。
4、小肠系后障碍——胆管疾病,肠道症状。
5、腹泻——矿物油服用过多致维生素K吸收不良。
6、抗生素服用过多,致肠內细菌不平衡,无法制造维生素K2。
7、轻症维生素K缺乏症病例补充维生素K及输血为主。
8、维生素K缺乏合并颅内出血急性期以止血、输血、营养支援疗法、对症处理治疗。
9、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以营养脑细胞为主,加强功能锻炼。
-
如何有效的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的主要食物来源是新鲜蔬菜与水果。蔬菜中,辣椒、茼蒿、苦瓜、豆角、菠菜、土豆、韭菜等中含量丰富;水果中,酸枣、鲜枣
-
哪些食物可以补充维生素其实在我们的身体当中,有很多的人们并不知道应该遵循什么样的饮食才能够保护,我们的身体更加的健康,那么你知道吗?哪些食物可
-
维生素D和钙质能缓解经前期综合症经期综合症是指在经期或行经期前后发生的下腹部疼痛,常伴随有恶心、呕吐、腹泻等,严重的可出现面色苍白、手脚冰冷、冷汗淋漓等
-
多吃维生素令男人性趣兴起来维生素E有调节性腺和延长精子寿命的作用。维生素E能改善血液循环,可以提高毛细血管尤其是生殖器部位毛细血管的运动性,可提高性
-
维生素A中毒症的两类症状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维生素A过多了会中毒,他们觉得维生素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维生素A过多最多也就造成营养过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