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补钙”和日常营养

适时“补钙”和日常营养

 提高效益,是当前基层政治教育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其实,政治教育如同“补钙”,不能光吃“钙片”,更多的应通过让官兵吃好“日常饭菜”,汲取营养、补充“钙质”。如何让大家吃得好、吸收好呢?

一是“日常饭菜”要“可口”。如何将政治教育制作成色、香、味俱全,官兵能够产生浓厚兴趣的“营养餐”,使官兵乐于接受且主动享受?首先要求我们必须搞好“厨师工程”,把“厨师”――教育者的能力素质提高上来,抓教育的紧迫感激发出来。通过典型示范、以会代训、经验交流、集中授课等形式,帮助教育者摸索和掌握政治教育的特点规律,使他们掌握烹制“精神大餐”的方法。通过蹲点调研、推门听课、网上点评等形式,经常深入基层一线“解剖麻雀”,实施面对面指导,帮助教育者理清思路、找准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烹制过程”中的“短板弱项”。广泛开展“优秀政治教员、优秀政治教案、优秀政治教育课”评比活动,激励教育者热爱本职、钻研业务,培养出更多“大厨”,烹制出更多“可口饭菜”。

二是“就餐环境”要“优美”。教育和就餐一样,不同的环境产生不同的气氛,不同的气氛带来不同的效果。良好的教育环境是提高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教育者的形象是教育环境的第一要素,教育者必须坚持言行统一,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认真履职,带头爱岗敬业,带头无私奉献,以良好的形象影响和带动部队;特别是在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上,要公平公正,做到台上说的与台下做的一个样,官兵在课堂内听到的与在课堂外看到的一个样。军营政治氛围是教育环境的又一要素,加强标语、口号、宣传栏、励志长廊等军营政治环境建设;把军史馆、图书室、军营电视台等建成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开展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特色军事文化活动,把课堂教育与配合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努力营造有利于官兵奋发向上、健康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使官兵处处受感染、时时受熏陶。

三是“上菜时机”要得当。热饭菜好吃也好吸收,而冷了不但不好吃,还有可能吃坏肚子。政治教育同样也讲究教育时机,如果教育时机抓不准,教育不但没有效果,有时还可能导致官兵心生反感,产生反效果。只有针对不同的阶段和时机搞好教育,才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当国家和军队政策进行重大调整时,要及时搞好形势政策教育,确保官兵思想稳定,服从大局;当部队任务转换或执行急、难、险、重任务时,及时搞好专题教育,为部队遂行任务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当新兵下连、老兵退伍、入党入团、提职晋衔等官兵思想易产生波动时,及时开展随机教育,有针对性地解决官兵思想问题。

四是“佐餐措施”要跟上。开胃酒、餐后汤等均有帮助消化、促进吸收的功效,是大餐的有效辅助部分。“三互”“双四一”“了解干部、关爱干部”等经常性思想工作的有效载体,都是政治教育这道“大餐”卓有成效的“佐餐措施”,如果运用好,既能够在教育前摸清官兵思想底数,了解掌握官兵想什么、关注什么、需要什么,确保教育有的放矢,又能够在教育后巩固和深化教育成果,确保教育事半功倍。因此,如何把政治教育同经常性思想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发挥“1+1>2”的功效,也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当然,“佐餐”的地位应体现在“佐”上,“零食”吃多了可能影响吃“正餐”的“食欲”,我们在教育实践中既不能认为辅助措施可有可无而弃之不用,又不能喧宾夺主,取代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而应当根据教育的实际,把它用得当、用到位,发挥其效能。

做到以上四点,让我们吃得好也吸得好!

好文推荐:

专家教你怎样保证身体的酸碱平衡 >>>

必知六大有害食物的解药>>>

11种食物改变女人多变性格>>>

10种帮你身体“大扫除”的食物>>>

用这些食物给你的肠子“洗洗澡”>>>

悄悄偷走你睡眠的七种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