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汤虽好 温度需要把握得当
很多朋友在家经常喜欢煲汤来喝,喝汤更有利于营养的吸收,也对胃非常有好处。汤的种类千万种,但是喝汤的时候汤的温度一定要把握得当。否则喝过烫的汤会伤害消化道的粘膜,甚至发生更严重的情况。
五种喝汤方式很伤胃!
误区一:喜欢喝刚煲好的热汤
刚煲好的汤往往很烫,而很多人却偏偏喜欢喝这种很烫的汤,认为喝进去更暖胃暖身。其实,人的口腔、食道、胃黏膜最高只能忍受60度的温度,超过此温度则会造成黏膜烫伤甚至消化道黏膜恶变,因此50度以下的汤更适宜。
误区二:喝汤去“渣”
有人做过试验,用鱼、鸡、牛肉等不同含高蛋白质原料的食品煮6小时后,看上去汤已很浓,但蛋白质的溶出率只有6%-15%,还有85%以上的蛋白质仍留在“渣”中。也就是说,无论煲汤的时间有多长,肉类的营养也不能完成溶解在汤里。所以喝汤后还要吃适量的肉。
误区三:汤泡饭
我们咀嚼食物,不但要将食物嚼碎后便于咽下,更重要的是要由唾液把食物湿润,而唾液是不断咀嚼食物产生的,唾液中有许多消化酶,能帮助消化和吸收,对健康十分有益。而汤泡饭由于将饭泡软了,就算不咀嚼也不会影响吞咽,所以吃进去的食物往往还没经过唾液的消化过程就进入胃了,这就给胃的消化增加了负担,日子一久,就容易导致胃部不适。
误区之四:爱喝“独味汤”
每种食品所含的营养素都是不全面的,即使是鲜味极佳的富含氨基酸的“浓汤”,仍会缺少若干*不能自行合成的“必需氨基酸”、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因此,提倡用几种动物与植物性食品混合煮汤,不但可使鲜味互相叠加,也使营养更全面。
误区之五:饭后才喝汤
这是一种有损健康的吃法。因为最后喝下的汤会把原来已被消化液混合得很好的食糜稀释,势必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正确的吃法是饭前先喝几口汤,将口腔、食道先润滑一下,以减少干硬食品对消化道黏膜的不良刺激,并促进消化腺分泌,起到开胃的作用。
现代人都意识到喝汤补身体的重要,但是要会喝汤懂得方式才能更加健康。
好文推荐:
-
蛋白质吃多了会伤肾,是真的吗?其实有很多人们如果蛋白质比较多的情况下,也会伤害我们的肾脏,给我们的身体带来非常大的好处的,那么蛋白质吃多了是不是伤害我
-
蛋白质对人体有什么作用?蛋白质是生命存在的形式,也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人体内所有细胞和组织都是由蛋白质组成,是人体氮的惟一来源。蛋白质
-
胶原蛋白多的食物有哪些?胶原蛋白,相信很多人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某年的一场美容旋风,让补充胶原蛋白成为很多爱美人士的重要美容功课。补充胶原蛋白除
-
缺铁性贫血患者应多吃富含血红蛋白的食品一般来说,人们最容易患上的就是缺铁性贫血。每个年龄段的人患上这种贫血的原因不同,如儿童多是因为营养不良所致;老人多
-
多吃蛋白质能让你更瘦很多人觉得减肥似乎什么都不能吃,其实对于减肥的人来说,多吃蛋白质反而让你更加瘦,如果你不知道的话,不妨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