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腹水的辨证论治观点
腹水是指*腹腔内的液体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症状。在正常状态下,腹腔内是存在少量液体的,但是液体的量很少,一般都少于200毫升,主要是对肠道起润滑作用。病理状态下,各种原因导致腹腔内液体增多,即为腹水。
中医对腹水的辨证论治观点:
1.气滞血瘀证:腹部水胀坚满,胁肋攻撑疼痛,或痛如针刺,急躁易怒,面色黯黑,肌肤不荣,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涩。理气化瘀、利水消肿。
2,脾虚气滞证:腹水胀大,胁下胀满或疼痛,饮食减少,食后作胀,嗳气不适,便溏不爽,小便短少,舌淡苔白,脉弦。理气健脾、行气利水。
3.寒湿困脾证: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甚则颜面微浮,下肢浮肿,脘腹痞胀,得热稍舒,精神困倦,怯寒懒动,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缓。散寒除湿、利水消肿。
4.湿热蕴脾证:腹水坚满,脘腹痞胀,烦热口苦,渴不欲饮,小便短黄,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舌红,苔黄腻或兼灰黑,脉滑数。清热化湿、利水消肿。
5.脾经热毒证:急起腹水胀满,骤然大量吐血、下血,烦热口渴,舌质红绛,苔黄腻或灰黑,脉数。清脾泄热解毒、利水消肿。
6.肝脾血瘀证:腹水胀满,脉络怒张,两胁刺痛,面色黯黑,颈胸有血痣、丝状红缕,手掌赤痕,唇色紫褐,但欲漱水不欲咽,大便色黑,舌质紫暗,脉细涩或芤。活血化瘀、化气利水。
7.脾肾阳虚证:腹胀有水,朝宽暮急,面色苍黄或觥白,脘痞纳呆,神倦乏力,畏冷肢凉,或下肢浮肿,小便短少不利,大便溏薄,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温补脾肾、化气利水。
8.肝肾阴虚证:腹大有水,青筋暴露,面色晦滞,唇紫,口燥咽干,心烦失眠,牙龈出血,时有鼻衄,小便短少,舌质红绛,苔少无津,脉弦细数。滋养肝肾、化气利水。
腹水的形成原因复杂,出现腹水一定要究其原因,及早就诊治疗。最后,祝患者早日康复!
相关文章
-
了解对于小儿腹水的治疗方法如果家里的小孩子总是会喊的自己肚子疼的话,那么家长朋友们一定要警惕自己的孩子是否患上了腹水这种疾病,应该尽快带孩子到正规
-
肝腹水有哪些好的治疗措施随着肝腹水这种疾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常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越来越重视对于准疾病的预防,有些朋友为了避免以
-
肝腹水有哪些好的治疗方法呢现如今选择肝腹水这种疾病在我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常见,人们不仅越来越重视对于这种疾病的预防工作,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也已经
-
肝腹水的治疗有哪些方法呢在我们身边患有肝腹水的患者也是越来越多,引发肝腹水的病因有多种,患有肝腹水也对患者的身体危害比较大,当发现患有肝腹水时,
-
腹水患者到底怎么处理和治疗腹水疾病的出现,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症状表现出来,医生们需要根据患者的检查项目,来确诊腹水的病程发生,所以必要的检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