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肠炎的治疗误区包括哪些

急性胃肠炎的治疗误区包括哪些

患者最忌讳走入治疗误区,急性胃肠炎也是如此,这样不仅会耽误最佳的食疗时机,还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负担,所以大家一定要关注急性胃肠炎的治疗误区,并选择正确的方法,以避免疾病给大家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沙门氏菌属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菌,其中以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鸡沙门氏菌、鸭沙门氏菌较为常见。

急性胃肠炎的治疗误区:

一、 错误的使用“吗叮啉”,使病情加重。

有患者遇腹痛伴呕吐即服用“吗叮啉”,结果使得腹痛加重。吗叮啉作用于胃肠,使胃蠕动增加,适于上腹胀痛,胃排空延迟的患者服用。而急性胃肠炎所引起腹痛的原因是胃肠运动加快、胃肠痉挛,此时服用吗叮啉就等于“火上浇油”,使胃肠运动更快,腹痛加剧。

二、 止泻药使用不当

有患者在发生急性胃肠炎时,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服止泻剂,如苯已哌啶、易蒙停等。当由不洁饮食引起的急性胃肠炎,常常有各种细菌的感染,如痢疾杆菌、沙门氏菌属感染等。此时细菌会产生大量的毒素,并通过肠道吸收,从而引起发热、呕吐、腹泻、严重者出现感染性休克等毒血症状。医生在治疗上采取的是以抗感染为主的综合治疗,对腹泻是用收敛的方法,通过使用收敛剂吸附细菌和减少肠道的分泌,来减少大便次数,而不是用止泻剂来强制止泻。因为止泻剂的作用是通过拮抗肠管的平滑肌收缩,减少肠蠕动,延长肠内容物的滞留时间来达到止泻目的。在因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时服用止泻剂,就使得细菌所产生的毒素延迟排出,从而增加了毒素的吸收,加重病情。医院里目前常用的收敛剂是蒙脱石散,商品名有必奇、思密达等,其作用机理对消化道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气体等具有极强的固定、抑制作用,使其失去致病作用;此外对消化道粘膜具有很强的覆盖保护能力、修复、提高粘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具有平衡正常菌群和局部止痛作用。

急性胃肠炎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其他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发热、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可能是脱水的征象)、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肌肉痛或关节僵硬、大便失禁等。一旦得了急性肠胃炎,应该尽量卧床休息,并且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液以补充体液的丢失。专家指出,脱水是诺如病毒胃肠炎的主要死因,因此,防止脱水是最重要的环节。对严重病例,尤其是幼儿及体弱者应及时输液或口服补液,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一般在急性肠胃炎后5~7天内,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首先要避免有害因素的侵袭:即戒烟、酒、浓茶、咖啡等。少吃辛辣及粗糙的食物,不暴饮暴食,少服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等。其次,饮食提倡一日三餐,每顿不可过饱,不主张多餐,以免增加胃的负担。

规避急性胃肠炎的治疗误区,不是什么难事,大家只要认真的了解自己的症状,在专家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并且在治疗期间做好相关注意事项,就能够有效规避疾病给大家带来更多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