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科 > 消化内科 > 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的诊断依据包括哪些

慢性胆囊炎的诊断依据包括哪些

慢性胆囊炎的诊断依据是大家比较关注的,正确把握慢性胆囊炎的诊断依据是为了帮助大家得出准确的确诊和治疗,那么常见慢性胆囊炎的诊断依据是什么呢?一起听听专家的建议。

经常有患者来看慢性胆囊炎时咨询我们,体检时偶然发现胆囊有息肉,平时并没有症状,害怕是误诊又担心慢性胆囊炎真的存在。是否需要复查一下B超或者有没有更准确的诊断方式。

慢性胆囊炎常用检查方法有B超、彩超、CT、核磁共振、胆道造影等,而我们最常用、最经济而且确诊率最高的方式是B超,由于慢性胆囊炎体积较小,在CT及核磁共振检查中容易被遗漏,胆道造是有一定痛苦及危险性,故极少应用。

如B超发现下述情况,即可诊断为慢性胆囊炎:胆囊内有强回声或中等回声光团,后边无声影,回声光团不随体位的改变而移动。

其他发现:胆囊壁厚或正常,内膜粗糙或光滑。 如果光团后面有声影且回声光团随体位的改变而移动,可诊断为胆结石或钙化点。

胆囊壁厚或粗糙:说明有胆囊炎。

胆囊壁正常或光滑:说明没有胆囊炎。

随着B超检查技术的进展和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慢性胆囊炎样病变被发现,同时也引起许多患者的注意。

如上是对慢性胆囊炎的诊断依据做出的分析,希望大家给与重视,因为正确把握慢性胆囊炎的诊断依据,才能够帮助大家进行准确的治疗,进而避免疾病风险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