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科 > 消化内科 > 慢性胆囊炎

胆囊炎患者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

胆囊炎患者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

平时生活中有很多的人会受到胆囊炎的折磨,在这种疾病出现之后,对患者的身体危害大,而且,还会造成患者腹部疼痛,严重的影响到机体的健康,所以,患者需要注意这种疾病的一些调理方法,有效地进行治疗这种疾病,那么,胆囊炎患者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

1.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给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忌油腻食物,严重者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充营养、水及电解质。

2. 解痉、镇痛药物治疗:阿托品0.5mg或654-2 5mg肌注;硝酸甘油0.3-0.6mg,舌下含化;维生素K38-16mg,肌注;度冷丁或等美散痛等镇痛,不宜用吗啡。

3. 抗菌治疗:氨苄青霉素、环丙沙星、甲硝唑;还可选用氨基糖甙类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最好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

4. 利胆:舒胆通、消炎利胆片或清肝利胆口服液口服,发作缓解后方可应用。

5. 外科治疗:发生坏死、化脓、穿孔、嵌顿结石者,应及时外科手术治疗,行胆囊切除或胆囊造瘘。

6. 中医药治疗:柴胡以其专人肝胆两经、味辛苦、性微寒,对于肝气郁滞之胸胁苦满以及气血久郁之证最为合适。腑气以通为顺,通则不痛;临证患者大便秘结,首选大黄,以攻积导滞,如能畅泻,则疼痛大减,大黄因味苦性寒,又能泻火凉血,活血祛瘀,利胆退黄,实乃治疗胆囊炎之要药;龙胆草、败酱草、白花蛇舌草,其功能疏肝利胆,清热败毒,泻热通便。

胆囊易发炎的原因。原因如下:

(1)胆囊是胆囊管末端的扩大部分,可容胆汁30~60ml,胆汁进入胆囊或自胆囊排出都要经过胆囊管,胆囊管长约3~4cm,直径2~3mm,胆囊管内粘膜又形成5~7个螺旋状皱襞,使得管腔较为狭小,这样很容易使胆石,寄生虫嵌入胆囊管。嵌入后,胆囊内的胆汁就排不出来,这样,多余的胆汁在胆囊内积累,长期滞留和过于浓缩,对胆囊粘膜直接刺激而引起发炎。

(2)供应胆囊营养的血管是终末动脉,当胆囊的出路阻塞时,由于胆囊粘膜仍继续分泌粘液,造成胆囊内压力不断增高使胆囊膨胀、积水,胆囊壁的血管因此受压而缺血、坏死。当胆囊缺血时,胆囊抵抗力下降,细菌就容易生长繁殖,趁机活动起来而发生胆囊炎。

(3)由于胆囊有储藏胆汁和浓缩胆汁的功能,因此胆囊与胆汁的接触时间比其他胆道长,而且,接触的胆汁浓度亦高,当此时人的胆道内有细菌时,就会发生感染,形成胆囊炎的机会当然也就增多了。

希望大家尽早认识这种疾病的治疗。平时需要注意身体的调理方法,一定要从源头上找出原因,避免疾病复发,而且要注意合理的用药,为了避免造成更多痛苦,希望大家注意这种疾病的调理方法,而且要注意一些生活事项,有效地恢复病情,以免造成更多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