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皮肤性病科 > 性病科 > 艾滋病

艾滋病治疗的中医疗法

艾滋病治疗的中医疗法

  中医认为,艾滋病是在没有防护措施下进行性交后,感受到“疫毒”邪气,其多属湿热秽浊毒气,迅速传内恶化,损伤气血脏腑。主要表现为正气虚,以肾气亏虚为主,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下导致疾病的发生。

  中医治疗艾滋病的原则是扶正为主,调动机体抗病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尤其是调补脾、肾、肺三脏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需抑制或消除致病因子、排除病理产物。治疗原则是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相结合。

  中医的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中成药包括:

  1. 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补益肝脾,为“三阴并治之剂”,可增强T细胞功能,诱生α-干扰素,清除病毒,适用于肾阴不足证。

  2. 右归丸:温补肾阳,可以使胸腺及脾脏的淋巴细胞增加,适用于肾阳不足证。

  3. 四君子汤:甘温益气,健脾养胃,可增加胸腺及外周血T细胞,适用于脾胃气虚证。

  4. 补中益气汤(丸):补中气,解虚热,能提高免疫细胞功能,增加T细胞数量,抗病毒,诱生干扰素,有扶正祛邪作用,适用于中气不足证。

  5. 十全大补膏:温补气血,适用于艾滋病气血两亏的症状,如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贫血、失眠等。

  6. 人参健脾丸:补气健脾渗湿,适用于艾滋病脾胃虚弱,如面色萎黄、神疲乏力、食少腹胀、消化不良、贫血等。

  7. 冰硼散: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适用于艾滋病各期见有粘膜溃疡者等。

  另外,还有一些中药可以作为辅助治疗使用,如黄芪、党参、五味子、甘草、茯苓、陈皮、当归、地黄、枸杞子、菟丝子、麦冬、女贞子、灵芝、刺五加等,具有健脾益气、调补肝肾、平衡阴阳、扶正解毒、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可配合应用于艾滋病各期。

  在针灸方面,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固益卫气的穴位进行治疗,如足三里、合谷、曲池、列缺、大椎等。根据不同的证型和涉及的脏腑经络进行辩证选穴,一般针灸时间不宜过长,留针一般不超过20分钟。

  耳针疗法也可作为辅助治疗,选择交感、神门、肺、肝、肾等穴位,留针时间不宜过长,补法为主,每周进行2次治疗。

  此外,艾滋病患者还可以通过气功等综合治疗方式进行康复。选择适合自己的气功功法,根据自身体力和精神情况,选择1-2种功法进行锻炼。一般要求以坐式或卧式为主,体力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尝试站式,并结合静功和动功,如瑜珈功、太极拳、内养功等。目的是调整情绪,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总之,中医治疗艾滋病注重扶正祛邪,调理脾、肾、肺三脏,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针灸、中成药、气功等均有一定的疗效,但治疗时需个体化,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和病情进行调整。艾滋病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并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