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先天性心脏病有哪些检查方法

确诊先天性心脏病有哪些检查方法

如果婴幼儿刚出生不久,身体就会显现出生长发育差,并且有口唇或指甲有青紫的现象,此时患儿疑似已经患上了先天性心脏病,给其患儿的生长发育带来严重影响,但光凭的简单的表现症状是不足以确诊的。那么,确诊先天性心脏病有哪些检查方法呢?

(1)普通X线检查:X线检查可显示心脏及各房室、大血管的大小、形态、位置的变化及心脏、肺血的多少,为诊断提供重要征象的线索。由于它是无创性的而且检查方法已规范化,因此临床上常把它做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前后和随诊观察的客观技术之一。

(2)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是一种用不同导联来测和记录*表面变动着的电位差的记录图,不同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心电图有不同的变化牲。因此,心电图在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上有着重要的辅助意义。

(3)超声心动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此法可经胸壁探测心脏各腔厚度及其活动情况和大血管的大小及相互联系,来检测先天性心脏病,有助于临床诊断疗效分析。

(4)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是70年代开始用于检查心内动力学的无创伤性新技术。它可以反映心血管断面图上宏观的血流颁状态,是最新的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临床主要用于诊断瓣膜关闭不全、心内分流、心脏功能和研究生理及病理状态下的血液动力学。

(5)心血管造影检查:心血管造影是一种创新的诊断学技术。造影的目的是提供确切的形态学诊断,但必须与血液动力学检查相结合,为外科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和循环功能的“定性”和“定量”诊断,对于无创伤性的各种检查方法不能明确诊断的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疾病,通过造影可以提供解剖异常和血液动力学改变的细节,有利于手术。

(6)心导管检查:心导管检查是将一根有一定韧性的不透X线的塑料导管,由周围血管送到心脏和大血管的指定部分,根据其行走途径、压力、血氧含量来分析压力曲线波形,计算各项参数而进行诊断的一种重要的检查方法。心导管检查同心血管造影相结合,是诊断复杂畸形常用的方法。主要用于临床各项资料不相符合而需要鉴别诊断的疾病。例如室间隔缺损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狭窄,不可用于选择手术适应症,判断手术效果及心脏功能。

先天性心脏病的饮食禁忌有什么?

1.严格控制盐的摄入,盐的主要成分是钠和氯,而钠在*内具有“水化”组织的作用,体内的钠和氯大部分都是从尿中排出的。而血液中钠离子浓度过高会引起体内大量水分的潴留,造成患儿全身水肿、肝脏肿大、增加心脏的负担,严重的还会导致心力衰竭。同时,饮食过咸也是造成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的患儿的饮食一定要偏淡些,腌腊制品、咸蛋、咸鱼等含盐量过高的食品尽量不要食用。

2.不宜多吃巧克力等甜食。心脏手术之后,当小儿不愿意吃饭时,不少家长喜欢塞巧克力给小儿吃,以为这样可以保证营养。巧克力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和糖,热量很高,但所含的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与小儿的正常需要量相差很大。多吃巧克力易造成小儿消化不良、大便秘结、食欲减退。同时巧克力含有咖啡因等成分,食用过多不仅会使小儿过度兴奋、影响休息,而且对小儿的大脑发育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

3.不宜多吃罐装饮料和冷饮。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罐装饮料品种繁多,不少饮料的成分主要是糖或糖精、香料、色素和水,营养却常不足。冷饮也是孩子们都喜欢吃的,但大手术后患儿的消化器官尚处于恢复调整阶段,这时患儿的消化功能往往较弱。过冷的食物进入胃内会刺激胃粘膜血管收缩、胃液分泌减少,影响食物在胃肠道内的消化过程;同时也会减弱消化道的杀菌能力,导致胃肠道发生感染性疾病。

以上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先天性心脏病的检查方法,而且这也是在临床经常用到的,希望现在生活中有家庭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但又不能及时IDEq,不放大家通过上述所列举的检查方法,进行仔细一番的检查继而减少患儿的更大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