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依据是什么呢

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依据是什么呢

先天性心脏病在出现之后,会严重的影响到身心健康,对患者的身体危害非常大,而且还会带来很多的不利后果,平时大家应该注意这种疾病的出现,避免造成呼吸困难,导致发育受到影响,那么,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依据是什么呢?

1.病史:注意孕早期3个月有无病毒感染、放射线接触及服用影响胎儿发育的药物,如果在3岁以前发现幼儿心脏病,则以先天畸形可能性大;婴幼儿期反复出现心力衰竭者,提示先天性心脏病可能,活动或哭吵后出现青紫是先天心脏病的重要症状。

2.临床表现:因畸形的复染程度和年龄等而各不相同,新生儿和婴幼儿因紫绀或心脏衰竭而引人注意,幼儿及年长儿则可能因生长迟缓及易疲乏而体检时发现。可出现脸色苍白、肢冷、活动后气促、烦躁、声嘶,严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呼吸困难而发绀或昏厥。

3.体格检查:轻型患儿一般外观正常,较重者比正常幼儿差,智能发育会受到一定程度影响,肝脾会有增大。

4.特殊检查:如X光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血管造影等,对诊断非常重要。

5.先天性心脏病易并发肺部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血栓等。处理要点为:早期诊断和彻底治疗感染及并发症,可用药物控制动脉导管的开闭,如前列腺素等。对主动脉缩窄、主动脉瓣狭窄等病症可用球囊导管扩张治疗。婴幼儿时期频发心力衰竭或反复感染者,宜提早手术。随着幼儿心血管外科技术的进展,许多先天性心脏病都有早期手术的条件。

先天性心脏病容易发生的人群有哪些?

1、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症状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症状最常见的是哭声无力,吸吮无力,心脏听诊往往能听到杂音,部分严重的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可能出现心力衰竭症状,表现为为面色苍白,憋气,呼吸困难和心动过速,心率每分钟可达160次-190次,血压常偏低。可听到奔马律。肝大,但外周水肿较少见。

2、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症状

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症状仍以吸吮无力为主,食量小,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症状中较有意义的是患儿常常出现肺炎,并且反复发作。

3、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症状、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症状

能渡过婴儿期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一般来说病变较轻,如果是左向右分流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可反复出现肺炎,如果肺动脉压持续升高,有可能出现艾森曼格综合征,这时会出现紫绀。如果是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这一时期容易出现蹲踞症状,特别是法乐氏四联症的患儿,患儿常在活动后下蹲,这样可增加体循环血管阻力从而减少心隔缺损产生的右向左分流,同时也增加静脉血回流到右心,从而改善肺血流,提高脑部血供。。可出现杵状指(趾)和红细胞增多症。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几乎都伴杵状指(趾)和红细胞增多症。杵状指(趾)的机理尚不清楚,但红细胞增多症是机体对动脉低血氧的一种生理反应。

温馨提示,大家需要注意先天病的存在,要注意一些易患人群,平时生活中也要注意调理方法。一定要注意合理的进行治疗,不要轻信一些治疗偏方,避免带来更多的危害,很多的偏方治疗不当,很容易造成铅中毒希望大家尽早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