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科 > 内科新闻

早期肝硬化可以逆转吗?逆转率是多少?

早期肝硬化可以逆转吗?逆转率是多少?

随着慢性乙型肝炎(CHB)/慢性 型肝炎 (CHC) 抗病毒治疗的进展,对肝纤维化 (包括早期肝 硬化 )病理组织学的可逆性及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改善的研究翻开了新篇章。

1.肝硬化不可逆转的观点 1936年 Camer-on GRl 141 在 CC1 致鼠肝硬化模型试验中得出结论,肝硬化徒有两个阶段 (a cirrhotic stage),第一阶段是前肝硬化可逆转阶段 (a pre.cirrhotic reversible stage),其组织学特点很难与肝硬化区分 ,第二阶段是肝脏形成小结节阶段,一旦达到这个阶段,肝硬化就不能再逆转。从病理学定义角度来看,只要有假小叶存在,肝硬化诊断就存在,只要肝硬化的病理学诊断不改变,说肝硬化可以逆转是难以成立的,这些代表了西方医学界常见的见解。

2.关于肝硬化可以逆转的观点 2005年 Scot L. Friedman教授在“首届国际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的报告中指出:“不仅肝纤维化是可逆的,肝硬化的可逆问题也逐渐明晰起来。丙型肝炎、乙型肝炎、丁型肝炎和酒精性肝病所致肝硬化可逆性现已被很好地证明了 ”。近些年来的临床观察表明,诊断肝硬化后,当病因被消除或减少 ,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会逐渐趋于消失,这意味着肝硬化在临床上出现了逆转,尽管相应的病理学逆转程度不详。随着有效地抗病毒等病因治疗,早期肝硬化可以逆转这一观点逐渐被临床认可。

因此,从上述概念出发,结合前述肝硬化可逆转与不可逆转的观点及临床实际情况,我们认为:从狭义角度讲,肝硬化的逆转还没见到足够的临床依据;从广义角度讲,肝硬化的逆转是肯定的、客观存在的,除了现有肝硬化逆转的临床报道多属此类外,在临床及相关研究中也大量存在。对于狭义的肝硬化逆转的病例,还需要时间和耐心去观察和期待;对于广义的肝硬化逆转的病例,在临床中已大量地存 在 ,需要系统地 、规范地从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方面建立指标体系或模型去观察和总结。尽管目前肝硬化逆转的报道有限,但已经显露出一线曙光。有限的资料证明肝硬化患者在致病因素得到长期的控制,肝脏炎症消退后,肝硬化也是有可能减轻或逆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