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上调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什么
近十年来,我们国家的职工养老金在不断的上调,这个举措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不是一个好消息呢?上调,说明老年人可支配收入增多了,老年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但是要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下面就是相关的介绍。
然而,每到年末年初各地要上调养老金待遇之际,却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声音和现象:老年人先是“等”,盼望政府多加些养老金,盼望政策早些时候公布;接着是“猜”,各种小道消息开始流传出来,让老年人将信将疑,要自己去判断消息的准确性;过了一阵,政府的养老金上调政策终于出台了,老年人在奔走相告的同时,又开始互相攀比,例如为什么学历高的养老金就加得多,工龄长的养老金加得多,为什么事业单位养老金加得少等等。在不断攀比之下,老年人的满意度下降了,就开始骂,觉得有些政府领导“偏心”了。
涨养老金本是皆大欢喜的好事,为什么生出这么多事来呢?原因就出在养老金缺乏每年例行上调的固定规则,决策机制不透明,随意性大。
从2000年至2012年,我国城镇职工(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平均养老金从559元涨至1750元,但每年的增幅飘忽不定,每年的涨幅分别是11.13%、3.04%、12.5%、4.01%、4.6%、7.52%、15.17%、14.78%、16.57%、10.79%、10.2%、10.38%、11.18%,而如果我们将历年养老金涨幅与年度CPI涨幅对比,可发现许多年份物价上涨较多、但养老金增幅却并未相应提高。
在养老金上调决策机制不明晰的情况下,老百姓往往希望养老金加得越多越好。久而久之,形成了错误的观念和误区:
首先,许多人认为,养老金上调幅度不能低于上一年度。养老金涨幅大了,领取者心安理得,觉得就应该拿这么多;涨幅小了,领取者则怨天尤人。在一些地区,养老金每年涨幅较大,甚至超过了不少在职的劳动者,形成养老金与在职职工工资的倒挂现象。
其次,不同人群间的养老金上调规则也在不断变化之中,人为增加了社会矛盾。前文谈到的,有的年份政策向高学历者倾斜,有的年份政策向工龄长或年龄大的倾斜,规则无定论,养老金领取者患得患失。
好文推荐:
-
最新的对于孤寡老人政策是什么其实有很多的人们并不知道对于孤寡老人来说应该如何做,才能够让我们的孤寡老人拥有一个非常靠着晚年幸福生活,给我们的孤寡老人
-
如何给老年人买医疗保险呢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很多的人身体素质比较差,这样容易出现疾病,大家需要注意他们的身体变化,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他
-
什么是高龄老年人的福利我国老龄化非常严重,而且,老年人越来越多,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老年人的身体,并且,在我国,提出了对老年人的一些照顾,许多老
-
国家办养老院有哪些补贴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老年人的安顿问题,而且现在社会,这老年人的福利越来越好,很多的老年人会接受养老院,大家需要注意
-
延迟退休年龄对老人有哪些影响延迟退休年龄对老人有哪些影响?在世界范围内,老人退休年龄的制定,都是在65岁之间,只有中国的退休年龄设置最为超前,但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