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们必知的一些运动技巧
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糖尿病的出现,当这种疾病发作之后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影响,平时大家需要注意这种疾病的出现,而且要注意合理的进行运动,并且要注意科学进行检查身体,要注意合理的进行治疗,糖友们必知的一些运动技巧。
运动就要补水
糖尿病患者在运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汗,而出汗就会丢失水分。每次运动时间达1小时者,要注意补水,少量多次饮水为佳。如果预期运动时间达1小时,最好事先补水,以免脱水后对*产生不利影响。超过2小时的运动还要考虑加餐,以免肝脏和肌肉中的糖原消耗过大后,产生低血糖。
警惕低血糖的发生
运动过程中,肌肉会消耗体内的葡萄糖,同时,胰岛素的敏感性得到增强,双重作用,导致运动后血糖降低。
如果你注射胰岛素或服用口服降糖药,在运动过程中或运动后都可能发生低血糖,低血糖可以发生在运动后的2~12小时内,甚至在24小时内。运动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需要警惕发生低血糖的时间范围就越大。
运动,别忘测血糖
监测血糖是避免发生低血糖的有效措施。如果运动前血糖低于5.6mmol/L,应进食后再去运动;运动过程中有任何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如果你的血糖大于16.7mmol/L,说明血糖控制得很差,最好别运动,而是想办法把血糖降下来。如果一定要去运动,首先要确定没有尿酮体,且血糖在10~15分钟之内有下降的趋势。
运动时,随身携带应对低血糖的食物。不同食物升高血糖的速度不同,一般而言,升糖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为:葡萄糖>蜂蜜>白糖水>可乐>果汁>牛奶>冰淇淋>巧克力。馒头不宜作为低血糖时所用的首选食物,因为它升高血糖的速度较慢。推荐“糖友”购买葡萄糖块随身携带,用于应对低血糖。
当你开始一项新的运动时,运动过程中监测血糖可以帮你判断这项运动对血糖的影响。当你开始一项运动时间超过1个小时的运动时,最好每30分钟监测1次血糖,如果半小时内,血糖开始下降的话,你需要停下来休息或加餐。
运动间歇时间别太长
运动停止后60小时,曾经的运动带来的一系列血糖和血脂的有利变化,包括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都会消失,因此为了控制餐后血糖,最好每天运动,甚至每餐后运动(多数都是低强度运动)。糖尿病患者的有氧运动每周至少5天以上,每次间隔不超过两天。力量练习每周至少3天,隔天做1次。柔韧性运动最好天天做。
知道何时监测尿酮体
如果你是1型糖尿病患者,且运动前血糖达13.9mmol/L,此时需要监测尿酮体。如果酮体比较多,就不要运动。酮体意味着身体内的胰岛素水平很低,如果运动将会产生更多的酮体。酮体会增加血液的酸性,大量酮体的产生将会打破体内的化学平衡,甚至导致酮症酸中毒,直接威胁生命。一定要等到酮体消失后再运动。
常时间低强度运动也有效果
购物、边散步边聊天、下楼梯、收拾家务、开汽车等属于低强度运动,糖尿病患者不应轻视低强度运动。低强度运动时间长了,也会消耗热量,对控制血糖产生积极作用。低强度运动属于基础活动量,每天越多越好。糖尿病患者最好是:能站着不坐着,能坐着不躺着。
糖尿病患者要有规律的运动,长期坚持才能见到效果,如果急于求成,容易使患者丧失运动信心甚至受伤。刚开始运动从小运动量开始,随着时间的延长和体能的增强,逐渐延长运动时间,增加运动强度。例如:以前您每天快走5~10分钟,2周后,可以增加至每天快走25~30分钟。循序渐进,长期坚持才是硬道理。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变化,而且,不要盲目的进行运动,很容易造成身体受到影响,平时大家需要注意自我调理方法,而且要注意科学地进行保健身体,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应该加强锻炼有效地进行自我调养。
-
老年人糖尿病注意事项糖尿病是一种不能根治的终身性疾病,在众多糖尿病患者中,老年人占多数。糖尿病人有很多饮食禁忌和护理要求,而老年人随着年龄的
-
糖尿病的症状表现糖尿病的症状可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与代谢紊乱有关的表现,尤其是与高血糖有关的“三多一少”,多见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常不
-
老人如何预防糖尿病?生活中老人要注意糖尿病的预防,注意合理的饮食,能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少吃油腻的食物,控制热量的摄入量,能有效预防糖尿病发生
-
糖尿病会引发哪些并发症?糖尿病也会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糖尿病也会增加糖尿病眼病的发病几率,糖尿病会对眼睛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更容易导致白内障和青
-
糖尿病的老人吃什么好?种食物不要错过!对于一些糖尿病的老年人来说,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饮食才能够保护我们的身体,更加的健康的,那么糖尿病的老人吃什么才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