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要警惕这些糖尿病误区
作为慢性疾病之一,糖尿病已经成为了老人常见病,有越来越多的老人都被糖尿病困扰。专家提示老人得了糖尿病后,就要积极控制血糖,保障血糖升降平稳。下文介绍了一些糖尿病误区,是糖尿病老人在保健身体时需要多加注意的。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糖尿病误区吧。
糖尿病误区
盘点老人糖尿病误区
误区1:查出糖尿病就用药
一般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应先进行饮食控制、坚持适当的体力活动、生活有规律、保持情绪稳定、肥胖者减肥,观察1~2个月左右。如果经过这些措施处理后血糖控制满意,就可以坚持非药物治疗,只有经上述处理后血糖控制不满意者,才加用适当的降糖药物治疗。
误区2:频繁换药
药效的发挥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药效才逐渐显现出来。许多患者不了解这一点,服药没几天,对血糖、尿糖下降程度不满意,即认为所服药物无效,急于换药。事实上,有些降糖药(如胰岛素增敏剂)服至半个月到一个月才会达到最大的降糖效果。所以,不要轻易认为某种药物无效。较合理的方法是:根据血糖水平逐渐调整服药的剂量,服至该药的最大有效量时,血糖仍不下降或控制不理想,再改用其他药或与其他药物联用。
误区3:中医药根治糖尿病
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目前还都没有解决糖尿病的根治问题。客观地说,中药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就降糖而言,中药效果远不及西药。
误区4:只吃药,不复查
化验血糖一方面可以了解病情控制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也可作为选择药物及调整药量的重要依据。随着病程的延长,许多磺脲类降糖药物(如消渴丸、优降糖、达美康等)的效果逐渐降低,医学上称之为“降糖药物继发性失效”。有些患者不注意定期复查,自己觉得一直没间断治疗,心理上有了安全感,但若出现药物继发性失效,实际上形同未治。有的病人一直吃着药,结果还是出现了并发症,原因就在于此。
误区5:同类药物合用
口服降糖药有促胰岛素分泌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等多种,每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但同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基本相似,所以一般不主张同一类药物合用。但是临床上还是能够看到这种错误用药的例子,如消渴丸(含优降糖)配美吡达、二甲双胍配苯乙双胍等。同类药物合用有时会导致严重低血糖。
这些就是糖尿病误区了,很多老人都犯过这些错误,一定要及时改正。专家提示老人一旦得了糖尿病,就需要终身服药,不能停服。只要血糖控制得好,就能有效防止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小编提示糖尿病老人,除了要按时服药外,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学饮食这些也很重要。
-
老年人糖尿病注意事项糖尿病是一种不能根治的终身性疾病,在众多糖尿病患者中,老年人占多数。糖尿病人有很多饮食禁忌和护理要求,而老年人随着年龄的
-
糖尿病的症状表现糖尿病的症状可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与代谢紊乱有关的表现,尤其是与高血糖有关的“三多一少”,多见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常不
-
老人如何预防糖尿病?生活中老人要注意糖尿病的预防,注意合理的饮食,能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少吃油腻的食物,控制热量的摄入量,能有效预防糖尿病发生
-
糖尿病会引发哪些并发症?糖尿病也会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糖尿病也会增加糖尿病眼病的发病几率,糖尿病会对眼睛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更容易导致白内障和青
-
糖尿病的老人吃什么好?种食物不要错过!对于一些糖尿病的老年人来说,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饮食才能够保护我们的身体,更加的健康的,那么糖尿病的老人吃什么才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