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为什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糖尿病是一种病发几率比较高的疾病,不仅容易发生在肥胖人群中,而且也容易发生在老年人群当中,而且此病还是一种慢性疾病,有可能还会引发身体其他肝功能疾病,因此对于糖尿病的发生患者朋友一定要引起重视,不仅要配合医生积极治疗,还应该保持好的心理状态很重要。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由于糖尿病治疗周期长,很多患者都因此会出现一些不稳定的情绪,这对于疾病的治疗是非常不利的,因为情绪应激可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迅速升高,从而导致病情恶化。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也很重要,乐观稳定的情绪有利于维持糖尿病内在环境的稳定,而焦虑的情绪会引起一些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拮抗胰岛素,引起血糖升高,使病情加重。
此外,医学心理学及免疫学的研究发现,持续或过强的心理应激,导致丘脑肾上腺髓质系统和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胰腺细胞的反应。这两个系统长期或反复地被激活并作用于胰岛细胞而导致胰岛素的分泌紊乱,干扰胰岛素的分泌和胰腺细胞的自身的分泌障碍,很容易诱发糖尿病的发生。
因此,社会环境的突然改变、亲人惨死、骤然惊吓、无辜的冤枉、诬陷、难以容忍的挫折和勃然大怒等造成的应激状态,增加儿茶酚胺、皮质激素等抗胰岛素分泌,致使血糖升高或诱发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患病后能否正确对待疾病,对于恢复健康控制病情有很大的影响。有的患者有恐惧心理,担心会影响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精神压力大,有自卑感,甚至悲观失望,有的患者到处乱求医,有的患者又极易产生急躁情绪。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同时进行放松训练的教育指导,教会他们自我调节方法,使自己平静、放松,这样就改变了人应激时的反应方式,通过整个影响应激系统、发挥抗应激作用,从而使儿茶酚胺、糖皮质醇、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胰岛素分泌增加,而使血糖下降、用药量下降。同时与糖尿病患者一起分析病情,让糖尿病患者对自身病情有正确认识。消除糖尿病的思想顾虑,保持乐观的情绪,增强与疾病做斗争的信心。知道糖尿病尽管不能根治,但通过科学防治可以长期得到控制,而且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控制情绪,管好心情,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当我们遇到不开心的事时,先喝杯温开水。水能促进体内的游离脂肪酸排出,减小对身体的毒害。再坐下来,全身放松,尽量微笑,并回忆愉快的事,可以令心脏跳动恢复节奏,血液流动趋于均匀;并做深吸气,专注、深而缓慢地呼吸5次,让肺泡得到休息;双手按揉胸部、胃部、腹部及两胁来调节身体状态,把毒素排出体外。
最简单的舒缓情绪办法则是用热水泡脚,水温控制在40℃~42℃,泡脚的时间则因人而异,最好泡到肩背出汗。
最后提醒广大糖尿病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有好的心态,同时在生活中也要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因小小争执而发脾气,不仅会伤害到他人还会加重自己的病情,遇事一定要冷静,并学会放松放松自己的心情,才更有利于疾病早日康复。
-
老年人糖尿病注意事项糖尿病是一种不能根治的终身性疾病,在众多糖尿病患者中,老年人占多数。糖尿病人有很多饮食禁忌和护理要求,而老年人随着年龄的
-
糖尿病的症状表现糖尿病的症状可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与代谢紊乱有关的表现,尤其是与高血糖有关的“三多一少”,多见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常不
-
老人如何预防糖尿病?生活中老人要注意糖尿病的预防,注意合理的饮食,能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少吃油腻的食物,控制热量的摄入量,能有效预防糖尿病发生
-
糖尿病会引发哪些并发症?糖尿病也会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糖尿病也会增加糖尿病眼病的发病几率,糖尿病会对眼睛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更容易导致白内障和青
-
糖尿病的老人吃什么好?种食物不要错过!对于一些糖尿病的老年人来说,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饮食才能够保护我们的身体,更加的健康的,那么糖尿病的老人吃什么才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