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患有高血压 日常饮食要控制食盐
高血压这样的一种疾病,是让老年人最头疼的疾病之一,因为患有高血压会影响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患有和预防高血压的老人一定要注意饮食上盐的摄入量。因为如果老年人日常吃盐过多,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机体总的血容量增大,于是血压上升。减少食盐,就能控制高血压的发病率。
1、高血压病一定要限制食盐
在我国北方,食盐的摄入量大都在10~14克,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值的200%~230%。北京市居民每天食盐摄入量为13.4克,农村高达16.5克。2005年北京市18岁及以上人群慢 性病 及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结果显示,血压处于理想状态者仅有1/3。每天多吃2克盐,收缩压和舒张压就会分别增加2毫米汞柱和1.2毫米汞柱。东北三省摄入的食盐量更高,高血压的发病率也高,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大约有30%的人血压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一部分人已转变为高血压病。一要减少总热量,尤其是要限制脂肪含量高的食物的摄入。脂肪和水不相溶,在体内基本上是纯的物质,现代生活方式,脂肪的消耗已经大大降低,体力劳动逐步较减少,能量消耗减少,所以要控制总能量的摄入,否则会出现肥胖。二要控制食盐:最近,联合国卫生组织提出新的建议:将每天食盐6克改为5克。其中包括通过各种途径如酱油、咸菜、味精等调味品摄入盐的量。 糖尿病非高血压患者不超过5克;高血压患者不超过3克; 糖尿病高血压 患者不超过2克。*实质需要量有1~2克就足够了。
2、关系到一家人健康的盐勺
最近北京市向市民免费发放了5万支限量2克的小盐勺,6月底前全市将有500万户家庭用上限量盐勺。为什么市民做饭都要按照限量盐勺放盐,这么大规模的“管”着吃盐有必要吗?
盐既能提高食物的鲜味,又能解腻、除膻、去腥;食盐也是变化最小的食物,从古至今,食盐的成分都是氯化钠,钠离子扮演着核心角色。钠离子具有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稳定组织间液的渗透压,维持正常的肌肉、神经兴奋状态等独特的生理功能,是维护机体正常代谢、保护*健康的重要物质。人们离不开盐,但一般人都不缺盐。只有当运动或劳动量过大、流汗过多时,才可能缺钠。
食盐又是把“双刃剑”。*中钠盐过多,会导致血液中钙含量降低,引发 骨质疏松 ;食盐量高低对 心脏病 、糖尿病、肾脏病等有明显影响。盐有吸收水分的作用,每吃1克盐,可吸收200~300毫升水分。吃盐越多,体内潴留的水分就越多, 血管阻力 就越大,血压就越高,心、肾等内脏的负荷就越重,产生 脑血管 意外或心力衰竭的危险性就大幅度增加。高盐饮食的人群,高血压的发病率远远高于低盐饮食人群。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吃盐过多导致血压升高;有学者说,“在工业发达国家,很多人被盐送进坟墓”。
送把勺子给你,可能很多人并不稀罕,但如果告诉你这是一把能知道一天吃多少盐的限盐勺,一定会喜不自禁。
盐勺是个好工具,有些好的观念为什么在实践中难以落实?可操作性差是一个重要原因。WHO建议高血压患者每日食盐不超过5克,似乎给人们出了一个难题:现在谁家炒菜按克数放盐?一勺是几克?再说勺子大小不均,市场上也少见标克数的勺呀?发放限盐勺这一看似简单的英明举措,却可方便切实地实现一个观念的转变。
“挑战高血压,保护心脑肾”。把选择合理有效控制摄盐量作为一个切入点,进行科普宣传、健康咨询、义诊和发放知识手册,才能深入人心。世卫组织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 戒烟 限酒、心理平衡,有效控制高血压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这对转变我国传统医疗模式、节约医疗资源、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都有重要意义。限盐勺的出现,是一场打破传统观念、控制高血压的革命,为防治高血压提供了简便易行的操作办法。
盐勺提供了量的概念,落实了限盐的举措,体现了政府对人民的关爱。一把小盐勺,承载着一家人的健康。把握住小盐勺,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把握住了全家人的健康。
-
老年人高血压的七种调理方式1、控制能量的摄入提倡吃复合糖类,如淀粉、玉米,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易引起血脂升高。2、限制脂肪的摄入尽量选择植物油,
-
哪些人容易出现高血压?老年人更容易出现高血压,平时饮食结构不合理的人容易出现高血压,尽量限制食盐的摄入量,少吃含盐量较高的食物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
高血压如何饮食调理?高血压患者要做好饮食调养工作,控制热量及脂肪的摄入量,平时要适当的摄入优质蛋白,控制盐的摄入量,炒菜尽量少放一些高血压患
-
老人如何预防高血压?老年人生活中要做好高血压的预防工作,尽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能有效预防高血压的产生,老年人应该要适当的转移自
-
老年人高血压要多注意这些问题高血压这种症状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了疾病的困扰也是比较大的,越来越多的人们正在始于高血压作用的疾病当中,给自己的身体带来的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