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长期服这些药可致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一种慢性疾病,对于老年人的晚年日常生活的影响可是很大的,导致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原因有很多的,药物导致就是其中一个原因,那么哪些药物会日益导致老年人骨质疏松呢?
临床上常见的老年人骨质疏松,约有百分之三十并非由于老年性缺钙、缺維生素D所引起的或疾病引起。药物导致老年人患有骨质疏松的比例高达其患病人群的三成,医学上称之为“药源性骨质疏松症”。如果老年人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抗凝药、质子泵抑制或强效利尿剂等易引起药源性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最好能定期监测血清钙、磷、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或作骨密度测定。一旦出现疼痛,身长缩短、驼背,骨折,呼吸功能下降等体征时,需高度警惕药源性骨质疏松的可能。
五种药物需警惕
糖皮质激素:滥用激素是药源性骨质疏松症的最常见原因。这类药源性骨质疏松症除表现为腰背痛外,还是老年人自发性骨折的重要因素。故老年人如需长期应用激素,同时应给予补骨药和钙片,及抗骨质疏松药。
利尿剂:如速尿和双克等,为老年人常用的利尿药、降压药和心脏病药。长期服用后,能导致一系列严重的不良反应,如体液失衡、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血钾、低血钙等,可致骨质疏松症,如果摔倒,极易骨折。
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对骨骼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适量有利成骨,过量则破骨、骨松。故甲亢老人要权衡利弊,千万不可因过度用药而致药源性骨质疏松,得不偿失。
抗癫痫药:癫痫老人服药一般要2-4年,长期服用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一线抗癫痫药,可因其促进维生素降解,抑制消化道对钙的吸收,而致“低钙血症”,迫使钙元素从骨质中“脱出”,导致骨质疏松症。故长期应用抗癫痫药的中老年人,应严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
肝素:肝素抑制消化道对钙的吸收,如长久用(4个月以上),会发生骨质疏松症和自发性骨折。预防的关键在于严格控制剂量,避免大剂量,应用3个月后由医生按病情调换其他抗凝血药。在用药期间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
好文推荐:
-
中老年如何养护好自己的关节?1.改变不合理的运动方式一般来说,30岁是我们人体硬骨与软骨强度的巅峰时期,之后就会逐渐下降,在50岁以后就不要进行太高强度的
-
关节炎原因有哪些?老年人容易出现关节问题,老年人患关节炎主要与体重过重有关,也与关节损伤有关,不注意关节的保暖工作容易导致关节炎的损伤,关
-
什么是坐骨神经痛?你了解坐骨神经痛吗坐骨神经痛有可能是身体肥胖的原因,坐骨神经痛会引起疼痛感,患者还会出现局部肿胀的感觉,会影响生活质量,坐骨神经痛主要与不
-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老人要注意骨质疏松预防老年人要关注骨骼的健康状况,尽量做好骨质疏松的预防工作,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能预防骨质疏松,纠正挑食、偏食的习惯能预防骨
-
老人骨质疏松吃什么好?3种食物改善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主要是身体缺钙引起的,及时补充钙质,多吃含钙的食物能改善骨质疏松问题,老年人患骨质疏松要多喝些牛奶,牛奶能有效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