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生殖 > 女性不孕 > 子宫性不孕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因素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因素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而难以治愈的妇科疾病,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首先是月经疾病,特别是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频发,月经量多,经期过长以及行经腹痛等症状,这些都会增加经血逆流至盆腔的机会。尤其是伴有剧烈腹痛的行经腹痛患者,由于前列腺素的分泌增多,会引起子宫强烈收缩,增加经血逆流和子宫内膜碎片游离的机会。

  其次是忽略经期卫生。在月经期间,盆腔充血,子宫敏感,如果情绪激动、紧张易怒、焦虑恐惧,或劳累过度、剧烈运动、体位突变,以及在经期间不忌房事,都会增加经血逆流的机会和血量。此外,不必要的内诊检查或过重的挤压,经期使用阴道栓等也会增加经血逆流的风险。

  妇科手术操作也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因素之一。多次人工流产手术会改变子宫腔内压力,并难以避免子宫内膜碎片和血液通过输卵管进入盆腔。近年来剖腹产手术增多,也增加了将子宫内膜种植在子宫肌壁、盆腔、腹壁等部位的机会。若未严格掌握宫内节育器的规定或术后并发症处理不及时,也会增加经血逆流和子宫内膜种植的可能性。

  子宫位置不正也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常情况下,子宫应该是前倾前屈的状态以利于经血流出。若子宫后倾后屈,并且程度较重,就会导致经血流出不畅,积聚在子宫腔内,使得子宫腔内压力增加,为经血逆流进入腹腔创造了条件。

  最后,生殖器官的先天发育异常和后天失误也会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先天发育异常包括子宫闭塞、阴道横隔以及处女膜的闭锁等,而后天因为人工流产、宫腔和阴道手术、阴道用药等原因,使得宫颈、宫口、阴道、阴道口出现粘连,经血无法排出体外,导致宫腔内压力增高,从而使经血逆流进入盆腔。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较为难以治愈的疾病。为了预防其发生,首先应该及时治疗以上提到的疾病和症状。例如,对于月经疾病应积极调理,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并避免行经期间的房事。此外,在手术操作中要注意避免次生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子宫位置不正的患者,可以考虑采取适当治疗措施进行矫正。对于发生生殖器官异常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月经疾病、忽略经期卫生、妇科手术操作、子宫位置不正以及生殖器官异常等。为了预防其发生,我们需要加强对这些因素的认识,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