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小儿再生性障碍性贫血的方法

预防小儿再生性障碍性贫血的方法

大家对于再生性障碍性贫血都有一定的认识,这种疾病经常发生在成年人身上,但是近年来的这种疾病也开始逐渐走向年轻化,许多儿童也患上了再生性障碍性贫血,这种疾病对孩子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接下来让专家介绍一下,预防小儿再生性障碍性贫血的方法有哪些。

(1)根据病情适当活动,活动时防止滑倒或外伤,以免伤后出血。

(2)禁止用硬毛牙刷刷牙,牙签剔牙,进食宜慢,避免食用油炸食品或啃质硬的水果等,以免引起口腔黏膜及牙龈受损。

(3)预防鼻腔黏膜干燥,必要时涂油保护,禁止挖鼻孔,以免损伤鼻腔黏膜引起出血。

(4)注意小便颜色。若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等,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5)对于口腔出血,首先用软纸轻轻蘸去血迹,然后用清水漱口,找准出血点止血。牙龈止血可用止血环酸注射液加两倍量生理盐水漱口,每日3~4次。或者用止血环酸与云南白药调和,牙龈外敷。另外,明胶海绵局部贴敷,可起到较好的止血效果,多用于出血不止者。

(6)观察再障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如皮肤黏膜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眼底出血等,给予对症和止血处理。

(7)对血小板严重减少的患者,可适当输注血小板,全身应用止血药如酚磺乙胺、维生素K,口服卡巴克络、云南白药等止血。

(8)发生胃肠道大出血或存在颅内出血的危险时,应准备好各种抢救药物及用物,协助抢救。

(9)皮肤、黏膜广泛出血者注意保持皮肤、黏膜的完整性以防止感染,高热大汗者及时更衣,避免受凉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究竟会有哪些的特点呢?

1.体征 约1/3再生障碍性贫血儿童体检可及肝脏,于肋下1~3cm;而成人患者一般不可触及。

2.血象 儿童患者主要表现为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减少。而白细胞减少较不明显,约50%患儿白细胞可超过4.0xl09/L,在小于7岁范围更为明显,但随着年龄增长,全血细胞减少的病例逐渐增多。

3.骨髓 儿童患者骨髓增生程度以活跃及明显活跃为多见,此与成人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差别。骨髓中的细胞成分,尤其是增长良好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红细胞系统比例可大致正常,粒细胞呈现成熟停滞,红细胞系统中的中、晚幼红细胞比例甚至比正常儿童略高。而增生不良的儿童病例的粒细胞系统,红细胞系统百分比均明显低于成人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嗜碱细胞等非造血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成人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小粒可部分以非造血细胞为主,部分以造血细胞为主,或造血、非造血细胞兼有之,巨核细胞与成人再生障碍性贫血相同,均明显减少。儿童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与成人相似。

4.疗效反应 一般来说,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异基因骨髓移植疗效明显优于成人患者,而成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免疫抑制治疗疗效高于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

温馨提示,专家在文章中,对于小儿再生性障碍性贫血的预防措施,给了一些介绍,家长朋友们一定要了解专家给的这些方式,孩子出现一些再生性障碍性贫血的症状时,家长朋友要及时的进行发现,及时的帮孩子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帮助孩子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