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儿科 > 脐疝 > 脐疝常识

脐疝的常识到底是什么

脐疝的常识到底是什么

脐疝的影响很严重,特别是对于婴幼儿的健康,为此很多的宝爸宝妈们开始重视脐疝这种疾病,该病发生之后会让孩子的脐部发生异常,出现明显的肿块,带来很大的伤害,让我们往下看了解一下脐疝的相关常识是什么。

所谓“气肚脐”,其实不是“气”大所致,而是孩子的肠子从肚脐处突出造成的。其原因是孩子出生以后,脐带失去了与母亲血循环相连的作用而自行脱落以后,脐周腹壁肌肉层比较薄弱,有的孩子的腹壁肌肉在这里留有空隙,如果腹腔内压力增加,例如孩子哭闹、咳嗽、腹泻的时候,附近的肠子便被挤压膨出腹壁以外,表面上看就成了一个圆形的包,而且孩子哭闹越厉害,腹压就越高,脐部突出物也就越明显,因而被认为是生气时便出现的“气肚脐”。

解决脐疝问题,最根本的就是尽量减少宝宝的腹压。主要应防止宝宝无休止地大哭大闹,有咳嗽现象立即治疗,调整好宝宝的饮食,不要发生腹胀或便秘。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他的身体越来越强健,腋壁肌肉牢固,有大部分脐疝就会自动痊愈。

小儿脐疝大多在1周岁内自然愈合而不再出现,一般是不需要手术的。如果脐疝较大,为了防止嵌顿,妈妈可取一条宽4—5cm的松紧带,在其中心处用布固定半只乒乓球,球的凸面对准脐孔,使肠子不再突出;松紧带两头用可调节长短的扣子固定,压力以既能保证肠子不再突出,又不影响呼吸和吃奶为准。使用后每2—3小时检查一次,以防皮肤擦伤。

较小的脐疝,如直径小于1.5cm,多数在2岁内可随着发育腹壁增强能自愈。鉴于婴儿脐疝很少发生嵌顿,可先予非手术治疗,用胶布贴敷疗法,即取宽条胶布将腹壁两侧向腹中线拉拢贴敷固定以防疝块突出,并使脐部处于无张力状态,而脐孔得以逐渐愈合闭锁。每周更换胶布1次,如有胶布皮炎,可改用腹带适当加压包扎。

如患儿已逾2岁而脐疝仍未自愈,应手术治疗。手术具体方法是在脐疝下方1~2cm处作相应的弧形切口,游离皮瓣,呈露两侧腹直肌前鞘。切开腹白线和疝囊,如无完整的疝囊则切开腹膜。回纳肠管,切除疝囊,于疝环处缝合腹膜切缘。横形缝合腹横筋膜,再纵形缝合腹白线以缝闭脐环和修复腹壁薄弱区,最后将保留脐孔的皮瓣按原位缝合。

上述的这些介绍是有关于脐疝的相关知识了,小编希望宝爸宝妈们可以多去认识脐疝这种疾病,日常生活中大家应当做好脐疝的预防工作,如果我们的宝宝出现了类似于脐疝的症状,那么是要注意去治疗的,减少疾病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