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粟壳治疗菌痢的弊端中医认为菌痢的病因乃为湿热积泄,治疗应以清利湿热、行泄导积为主,严禁收涩。在外邪滞留情况下使用粟壳,则会造成“闭门留寇”之患。这正是龚廷贤前辈所警告的“杀人如剑”之理。以现代医学分析,粟壳对痢疾杆菌并无杀灭或抑制作用。粟壳中吗啡的残存量约0.2%,每10克粟壳就相当
-
细菌性痢疾的饮食禁忌细菌性痢疾的饮食禁忌——为了预防细菌性痢疾传播,除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外,在饮食上还有下列禁忌,传染科疾病专家为您详细介绍:①忌肉类浓汁及动物内脏。因其含有大量的含氮浸出物,如嘌呤碱和氨基酸等。含氮浸出物具有刺激胃液分泌作用,汁越浓作用越强,加
-
细菌性痢疾的用药原则1.急性菌痢:应用抗生素和其他辅助药为主。2.急性中毒型菌痢:抗生素联用,积极治疗高热、惊厥、回圈衰竭和呼吸衰竭。3.慢性菌痢:抗菌药联用、加强支持治疗和合并症治疗的综合治疗。4.高热和惊厥的治疗:选用安定、苯巴比妥纳、复方冬眠灵等。5.休克治疗:选用654-2或阿托品、低分子右旋糖酐、5%碳酸
-
细菌性痢疾治疗原则病人应予胃肠道隔离,除一般治疗外,可根据大便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用适当的抗菌药物作病原治疗。如复方磺胺甲基异唑、氯霉素、庆大霉素及卡那霉素等。亦可应用氨苄青霉素或氧哌嗪青霉素等治疗。中毒性痢疾应予相应的抢救措施,如抗休克、冬眠药物和脱水药的应用等。慢性菌痢可采用保留灌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