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怎么养生 处暑养生7原则
处暑季节是夏天与秋天的交换节。这个季节常常早晚温度不一样,而且天气很干躁 ,人们很容易感到秋躁,稍为一不留神就会在处季节里出向健康上的不适,为了让大家在处暑时节更好的维护健康,一起看下处暑季节要怎么养生更好。
1、保护脐部,预防疾病
处暑节气过后,天气渐凉,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如果对脐部防护不当,寒气都很容易通过肚脐侵入*,引发身体不适。而寒气如果在小腹部位积聚太多,还会导致各种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方面的疾病。
所以,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睡觉时盖好腹部,还可按摩肚脐,将肚脐部位的寒气驱散。
2、多喝水、喝粥,预防秋燥
处暑后,天气较为干燥、少雨,*会因此不适,发生诸如皮肤紧绷、起皮脱屑、毛发枯燥、嘴唇干燥或裂口、大便干结等秋燥现象。
所以一定要多喝水、多喝粥,增强水分的摄入量,并多食用多汁的蔬菜水果,诸如梨、葡萄、西红柿、冬瓜、百合、白萝卜、胡萝卜等,不但有利于维生素的补充,还能够增加水分的摄入。
3、早睡早起,睡好子午觉,保持充足睡眠
处暑节气正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中阴气增强,阳气减弱,*的阳气也随着内收,“秋乏”也就随之出现。而睡眠不仅可以消除疲劳,还能使大脑、身体得到充分休息,是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应充分利用睡眠来调养身体。
所以,此时的起居作息也要相应地做出调整,最好晚上10点到11点之间就上床入睡,早上六点左右起床,中午适当午休,睡好子午觉。子午之时,阴阳交接,极盛极衰,体内气血阴阳失衡,需要静卧养气。
4、不要过早添加衣物
处暑之后昼夜温差较大,频繁出入空调房的上班族,要注意预防感冒。
另外,不要过早地增加衣服,尤其是小孩。不少家长看到季节变化,生怕孩子生病,于是急忙给孩子增加衣物,这种做法不科学。因为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抵抗力,如果在这些抵抗力发挥作用之前,就通过人为的方法制止,反而对身体不好。也就是说,在季节刚开始转换时,气温尚不稳定,暑热尚未退尽,过多过早地增加衣服,一旦气温回升,出汗后吹风,很容易伤风感冒。
5、少吹空调、少开电扇、关窗睡觉
处暑时节早晚温差较大,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很容易发作,也是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梗塞、中风等疾病的高发期。而经常吹空调、吹电扇,很可能引发肩周炎、颈椎病、痛风等毛病;还可能导致腹泻、胃炎和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所以尽量要少受“冷刺激”,不食用太多的冷饮,少开空调、电扇,注意保暖。 外出时要带足衣服,切忌迎风而立,避免受凉。
6、锻炼要坚持,但切勿过量
锻炼活动是养生的重要一环。适量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
处暑节气以后,秋高气爽,适合户外运动。可根据个*质,进行适当锻炼。但运动切不可过量,以免加重秋乏的程度。
7、多吃清热安神食物
从养生的角度来看,处暑节气适宜进食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干贝、海带、海蜇、芹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但这些食物一次进食不可太多,做到少食多餐。
另外,随着气候渐渐干燥,身体里肺经当值,这时可多吃滋阴润燥食物,防止燥邪损伤身体。如梨、冰糖、银耳、沙参、鸭子等养阴生津的食物,或黄芪、党参、乌贼、甲鱼等能益气保健的食物。
以上就是给大家介绍了一下在处暑季节养生的方式。希望可以供大家参考。每个季节都会产生不同的健康不适感,特别是在交替的季节里,人们一时适当不了天气的变换。免疫力不强的话很容易出现病症的。所以在处暑季节想健康度过,要学会维持健康的方式哦。
-
秋季保健小常识 “三拒绝”让你安度凉秋有很多的人们在秋天里的时候,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保健才能够保护我们的身体,更加的健康和长寿,那么秋季保健的小常识到底是
-
秋季老年人的养生方法有哪些老年人在秋季应该要多喝水,补充身体需要的水分,这样可以避免秋季干燥对皮肤造成的损伤,天气干燥时需要格外注意皮肤的保湿工作
-
秋冬季洗澡太勤皮肤“受不了” 每周一到两次即可渡过了炎热的夏季,随着天气的逐渐转冷,秋季也到来了,那么秋季到了之后,天气也开始变得干燥,那么我们洗澡后总是会出现皮肤干
-
秋季养生的方法有哪些最近应该要注意多喝水,平时应该要做好肾脏的调养工作,尽量少吃刺激性的食物,不宜吃油炸类的食物,应该要控制脂肪的摄入量,秋
-
秋季吃什么食物对身体好秋季可以适当吃一些豆制品,经常吃豆制品可以补充身体需要的优质蛋白,适当喝豆浆具有滋补身体的作用,并且能够起到降低胆固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