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冻1冻 高血压患者需谨慎
中医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通常大冬天的要好看的,都变成了冻美人,而到底秋天是让它冻一冻呢,还是多加衣服在身上,这无宜是因人而宜的,秋天*的的毛跟夏天一样,是张开的,随着气温的变化,毛孔也越来越收紧。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指的就是秋季不要过早过多地添加衣物,适当的冻一冻,激发身体逐渐适应寒冷,可预防冬季多种疾病。今天霜降,秋意愈浓,早晚温差加大,有些小伙伴依然穿着清凉坚持“秋冻”,但不是所有人都能一“冻”到底的。护国寺中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石玉春表示:“秋冻”确实很有必要,但“秋冻”还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部位而异。 为什么要秋冻?
中医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天是阴长阳消的季节,要以养阴为主。秋天天气凉爽,穿衣要有所控制,有意识地 “冻一冻”,以免身热汗出,伤阴耗气。秋天*的毛孔跟夏天一样,是张开的。随着气温的变化,毛孔会越来越收紧闭合,毛孔闭上了,外界的邪气就不容易侵入,*对外界的御寒能力也就增强了。 “秋冻”其实就是通过调节自身的能力来增强对外界刺激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所以俗话说的春捂秋冻是很有必要的。
老慢病人不能冻
“春捂秋冻”有道理,但并非人人都适合“秋冻”,有些人可以适当地冻一冻,有些人群却需要适时保暖。
中医上的气血虚的人,西医上讲有慢性病的老人,尤其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冠心病、高血压病人都不适合秋冻。寒冷刺激会使支气管和血管痉挛收缩,导致患者旧病复发,出现哮喘、心绞痛、心肌梗塞和中风等事件的发生。这些人群的免疫力本来就低下,在秋季不但不应“冻”,相反还应注意保暖。
小孩可以冻一冻
中医常说“要想小儿安,常需三分饥与寒”,石玉春说:“小孩儿其实是可以冻,中医认为,小孩儿是至阳之体,阳气比较盛,过暖则会助长阳气而消耗阴液。孩子发烧,主要是因为有内热,添衣过早就容易捂出火,身体出汗不易觉察,反而容易感冒。”
该怎么对孩子进行“秋冻”锻炼呢?首先不要给孩子穿得过于厚实、严密,只要摸他手心是热乎的,就说明穿的正好。其次,多给孩子户外活动的机会,由他跑出去玩,如果孩子出了一身汗,只要马上带到温暖的地方或者回家,慢慢落汗,孩子也不至于生病。还有就是进行冷适应。从立秋开始,就可逐渐培养孩子用冷水洗手洗脸的习惯,切忌不可让孩子饮用冷水。因为冷水伤胃的阳气,这个季节,有些孩子有可能已经受寒在体内,寒气内外一交加,更容易胃寒。
夜间睡觉不能冻
初秋,暑热未尽,凉风时至,无须急忙加衣,“冻一下”无妨,当天气突然变冷时,适当地增加衣服是必要的,以让自己略感凉而不寒为宜,而不是裹得严严实实。入秋以后,日夜温差变化大,夜间入睡一定要注意盖好被子,*在睡眠状态容易感受风寒。
晚秋常有强冷空气侵袭,以致气温骤降,此时若一味盲目受冻,不但对健康无益还有害,容易引发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此时应随时增减衣服,以防感冒。
热点推荐:
-
秋季保健小常识 “三拒绝”让你安度凉秋有很多的人们在秋天里的时候,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保健才能够保护我们的身体,更加的健康和长寿,那么秋季保健的小常识到底是
-
秋季老年人的养生方法有哪些老年人在秋季应该要多喝水,补充身体需要的水分,这样可以避免秋季干燥对皮肤造成的损伤,天气干燥时需要格外注意皮肤的保湿工作
-
秋冬季洗澡太勤皮肤“受不了” 每周一到两次即可渡过了炎热的夏季,随着天气的逐渐转冷,秋季也到来了,那么秋季到了之后,天气也开始变得干燥,那么我们洗澡后总是会出现皮肤干
-
秋季养生的方法有哪些最近应该要注意多喝水,平时应该要做好肾脏的调养工作,尽量少吃刺激性的食物,不宜吃油炸类的食物,应该要控制脂肪的摄入量,秋
-
秋季吃什么食物对身体好秋季可以适当吃一些豆制品,经常吃豆制品可以补充身体需要的优质蛋白,适当喝豆浆具有滋补身体的作用,并且能够起到降低胆固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