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应防暑除湿保养脾胃
虽然立秋意味着秋天的开始,但气温还没进入秋天,由于各地的纬度、海拔不一样,实际上是不可能在立秋这天同时进入秋季的。公众还应小心中暑,注意防暑除湿,养护脾胃,预防胃肠疾病。
立秋时节,人的食欲增强,暴饮暴食易使胃肠负担加重,导致功能紊乱。另外,秋季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易引起腹部着凉,致使肠蠕动变化而导致腹泻。预防秋季腹泻重在保养脾胃,防止胃病复发。经过一个夏天的“煎熬”,很多人脾胃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上不要暴饮暴食,别吃口味太重的食物,也少吃过凉的食物以及不好消化的食物。比较适合健脾胃的食物有薏米、莲子、扁豆、冬瓜等。
经过炎热的夏季后,*内耗较大,导致免疫力下降。随着气温降低,病毒乘虚而入,借助呼吸道疾病侵入*。特别是初秋时节,气温差异明显,午后的对流天气及大范围冷空气活动,都会造成气温骤降,从而挑战*的免疫力,因此,值此时节,公众要防止普通感冒和病毒性感冒的侵袭。
自古以来,立秋就是人们重视的养生大节气,曾流行立秋“吃渣”的说法。“渣”,就是一种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
按照中医理论与中华养生学,秋季为*最适宜进补的季节,这既是对夏季损耗的弥补,也是为冬季贮存体能、积蓄能量的需要。秋季进补应选用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比如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山药、扁豆、银耳、百合等,均可起到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补益作用。
立秋会带来由“秋燥”引发的疾病,应该多吃润肺的食物,饭前多饮鸡、鱼汤等。常吃些清热、生津、养阴的萝卜、西红柿、豆腐、藕、蜂蜜等。不吃或少吃辛辣、燥热、油腻的食物,少饮酒。
秋天果实大量成熟,瓜果、豆荚类蔬菜种类很多,鱼、肉、禽、蛋也比较丰富。人们选择食物的范围扩大了,但要注意平衡膳食。多吃温、软、淡、素、鲜的食物,生津润燥的新鲜蔬菜和时令水果,避免凉、烫、硬、辣及油腻的食品,忌暴饮暴食。“饮食有养,贵在调配”。
总之,秋季养生应以“平衡膳食、辨证配膳”为原则,进行合理的膳食搭配,才是最好的养生方略。
-
秋季保健小常识 “三拒绝”让你安度凉秋有很多的人们在秋天里的时候,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保健才能够保护我们的身体,更加的健康和长寿,那么秋季保健的小常识到底是
-
秋季老年人的养生方法有哪些老年人在秋季应该要多喝水,补充身体需要的水分,这样可以避免秋季干燥对皮肤造成的损伤,天气干燥时需要格外注意皮肤的保湿工作
-
秋冬季洗澡太勤皮肤“受不了” 每周一到两次即可渡过了炎热的夏季,随着天气的逐渐转冷,秋季也到来了,那么秋季到了之后,天气也开始变得干燥,那么我们洗澡后总是会出现皮肤干
-
秋季养生的方法有哪些最近应该要注意多喝水,平时应该要做好肾脏的调养工作,尽量少吃刺激性的食物,不宜吃油炸类的食物,应该要控制脂肪的摄入量,秋
-
秋季吃什么食物对身体好秋季可以适当吃一些豆制品,经常吃豆制品可以补充身体需要的优质蛋白,适当喝豆浆具有滋补身体的作用,并且能够起到降低胆固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