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母乳喂养误区

避免母乳喂养误区

我们都知道母乳喂养利于小宝宝的健康成长,母乳是小宝宝的最佳饮食,进行母乳喂养还可以提升亲子关系,减少女性朋友的乳腺疾病,但是很多妈妈们却陷入了母乳喂养的误区,下面就来看看常见的五大误区吧。

误区1:宝宝出生后前几天,没有奶水就不喂

22岁的年轻妈妈莉莉,刚出手术室回到病房,护士就把宝宝抱到她身边准备让其喂母乳,她很不耐烦地说:“我现在身体痛死了,又没有奶水,不要让我喂奶了。”可是到了第三天,她的乳房胀痛得要命,宝宝怎么吸也吸不出奶来。

【专家宝典】很多妈妈刚经过分娩的阵痛,或是剖宫产的惊吓,全身乏力,再加上分娩后的几天没有奶水或很少,都不愿意喂奶。就算是喂,也是象征性的。

临床提倡尽早让宝宝吸吮妈妈的奶头,特别是在没有奶水时,一定要让宝宝频繁地吸吮。如果确实奶水不多,可增加喂奶次数,每次时间不用太长。因为最初几天的开奶,最主要的就是让宝宝吸吮,只有宝宝吸吮得越早、次数越多,才会越早有奶水。

误区2:宝宝不在身边,乳房不胀就不用挤奶

33岁的敏敏,因为宝宝有黄疸转到儿科治疗,医生说暂时先停几天母乳再观察。几天里,敏敏乳房不胀也没有挤奶。几天后,她发现自己的奶水越来越少了。等宝宝回到身边时,她的奶水就更少了。

【专家宝典】有些宝宝因为肺炎、黄疸等,需到儿科住院治疗,有些妈妈在哺乳期也需要上班。在这段时间,妈妈们认为乳房不胀就不用挤奶,等乳房胀痛了再挤或用拔奶器拔。

妈妈和宝宝没在一起,一定要3小时就挤奶一次,夜间也要坚持挤奶。如果出现乳房胀痛,还要增加挤奶的次数,因为乳汁的分泌主要靠对乳头和乳房的刺激,如果长时间不挤奶,奶水就会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