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观念阻碍母乳喂养

错误观念阻碍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的妈妈应该怎么吃才有利于母乳的分泌呢?这是很多奶水不足妈妈关心的问题。总之,母乳喂养的路上总是困难重重,到底哪些原因使哺乳困难呢?

应对儿保医生进行继续教育

很多妈妈都提到自己带孩子去看儿保医生的经历。“儿保医生说我奶水不足,劝我断掉喂奶粉”,“我家宝宝四个多月了还吃全母乳,医生说我早该喂辅食了”,“我家宝宝比较瘦,医生说我奶水没营养了,我才喂了9个月呢”,类似的妈妈手记屡见不鲜。而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母乳会的建议是:宝宝6个月之前可以全母乳喂养,6个月之后再添加辅食,而不是很多儿保医生所说的4个月。很多母乳喂养的妈妈可以顶住公婆的压力,却无法抗拒医生的建议,于是仓促断奶。

专家举了一个例子:“在美国,儿科医生要严格遵照美国儿科医师学会的标准,向家长提供各种建议。我家两个孩子看的是同一个儿科医生,老大出生于2003年,医生让我4个月以后添加辅食;老二2005年出生,医生就特别告诉我,现在标准改了,要6个月以后添加辅食。但在国内,大多数儿保医生建议的添加辅食时间仍停留在4个月。”

错误观念导致母乳缺席

无论是在北京还是上海,当国际母乳会的哺乳辅导任钰雯小姐提出 “母乳喂养最好持续到孩子两岁及以上”的观点时,总是能听到很多年轻女性倒吸一口凉气的声音。但是,这的确是联合国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八大国际机构的共同建议,并且已经成为儿科医生向哺乳期妈妈建议的内容之一。就中国目前的现状来看,尤其是在上海、北京等大中型城市,能够坚持母乳喂养两年的妈妈寥寥无几。

专家告诉记者,向她咨询的中国妈妈,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我觉得我坚持不下来”或者“我觉得我的奶水不够”。“我就问她们,为什么会有这些负面的‘我觉得’呢?在她们的回答中,大部分都是对母乳喂养的误读,其中又有大部分是外界灌输给她们的。比如,有很多老人家就认为喂到四个月以后或妈妈们来例假之后,母乳就没营养了,连很多地段医院的儿保医生都会告诉年轻的妈妈们,你已经喂了半年了,应该断奶了!这些都是武断的、没有科学依据的说法,但目前国内奶粉广告铺天盖地,母乳喂养的知识和指导却少得可怜,年轻妈妈们很容易受这些错误观点影响,轻易就选择了断奶,还以为这是对孩子好。”

在中国,能够对年轻妈妈进行哺乳辅导的机构也非常有限。很多妈妈都告诉记者,她们经常接到各种电话,打着婴儿喂养咨询的名义,实际上却向她们推荐不同品牌的奶粉。

总之,新手妈妈应该向专业人士或者医生多学习母乳喂养的科学知识,而不应该听信经验。